[实用新型]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车胎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6109.1 | 申请日: | 201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戴瑜兴;刘欲燃;李芃;王兴仙;李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正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B60C23/2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夏曙光 |
地址: | 3256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an 总线 汽车 车胎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气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轮胎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动力性能的不断提高,爆胎又成了威胁人们安全的头号杀手,很多人更是谈“爆”色变。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国内的高速公路上,由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在美国,这一比例更高达80%。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调查统计表明,美国每年有20多万起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故障引起的,而75%的轮胎故障是由轮胎气压不足或渗漏造成的。因此如何实时检测胎温、胎压成了人们越来越关心的事情。美国著名调查公司J.b.Power.and.Associates最近公布了调查消费者对汽车先进技术的关心度。通过对25种汽车先进技术的调查:结果显示安全产品在关心度排名的前10位中占了9项。而其中轮胎压力显示器,排在第一位。绝大多数消费者在安全气囊、安全带和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相比,更加倾向于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运用。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就是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在西方发达国家,胎压传感器技术在八十年代就开始研制,到了九十年代中叶,一些欧洲的高级轿车中已配备了这类传感器。但对汽车胎压问题的重视是始于九十年代的末期,当时,美国的一些汽车组织(RMA)对一九九九年汽车事故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647次致命的事故与胎压有关。同时,另一项研究(ATZ)也刚好证明85%的轮胎损毁是由轮胎的压力不足或压力渐失造成的。由此,轮胎的爆胎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引起了美国政府高度关注,2000年11月美国政府正式颁布联邦运输法-TREAD法令,新法规规定2005年9月1日美国市场出售的轻型汽车50%装备胎压监控系统,到2006年,此比例将会增加到90%,到2007年底9月1日则是全面实施。日本、欧洲等地区虽没有强制的法律规定,但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为诉求,一些主要的汽车厂都已开始陆续采用该法令。
目前,在国内比较成熟的TPMS系统都是自成一体的,独立于汽车上的其它ECU,主要应用于其它的小型汽车。随着车载电子种类的增多和TPMS在大型车辆的应用,电子控制单元数目增多,布线复杂度加大,用传统的TPMS系统采集压力、温度的传感信号,将面临着传输距离远、干扰大、发射功率大和传输信号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车胎检测装置,包括轮胎模块和TPMS节点模块,所述的轮胎模块和TPMS节点模块间采用射频信号连接,所述的轮胎模块包括:
一个采集轮胎压力、温度信号的传感器,
一个用于编码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的第一处理器,
一个用于发送经第一处理器编码后的信号的RF发射电路;
所述的TPMS节点模块,包括
一个用于解码RF接收电路接收的信号的第二处理器,
一个与CAN总线连接并实现第二处理器与CAN总线信号传递的CAN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选方案为:所述的CAN接口包括控制器SJA1000、光电耦合器6N137和CAN驱动接口芯片PCA82C250,控制器SJA1000经光电耦合器6N137与CAN驱动接口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轮胎模块包含的组件有第一处理器、RF发射电路、传感器。传感器每过一段时间检测一次并唤醒第一处理器工作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经过编码,调制成433.92MHz的信号发送出去,第一处理器在没发送数据时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省电池电量。TPMS接收模块硬件包括RF接收电路、第二处理器、CAN接口。RF接收电路接收信号数据,经第二处理器解码,通过CAN接口与CAN总线连接,将数据通过CAN总线传送给汽车已有的中央报警模块,中央报警模块通过数据线与中央监控处理模块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显示各轮胎压力、温度、电压,实现了轮胎压力的实时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通过射频信号传输并连入汽车系统已有的CAN总线系统,提高通信稳定性、系统可靠性和监测效率,节省汽车前台的空间,节省各模块重复开发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工作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胎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TPMS节点模块示意图
图4是中央预警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5是软件的主程序流程图;
图6是实验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正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未经天正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