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真空器拉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5951.3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清;苏伟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尔凯电器(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程跃华 |
地址: | 51904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 负荷 开关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开关,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真空器拉杆。
背景技术
真空负荷开关通常包括三部分,分别为隔离开关部分,真空器开关部分以及接地开关部分,结构较为复杂。真空负荷开关适用于工矿企业、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和学校公园等配电系统,作为户内交流三相的环网供电和终端配电设备的电容电流,可一次性开断额定短路电流,在电力系统中作为配电设备的保护、电能的分配和控制之用。常用的真空负荷开关一般都体积比较大,造成配电柜过度占用空间,在目前寸土寸金的现状下,给企业或者用户带来巨大的成本。因此也有较小体积的真空负荷开关被开发出来以适应经济需求,但是目前这种较小体积的真空负荷开关存在绝缘效果差,容易发生电弧外放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真空器拉杆,解决现有较小体积真空负荷开关存在绝缘效果差,容易发生电弧外放的安全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真空器拉杆,包括杆体,该杆体的上部是用于连接真空器的螺栓结构,下部设有与操作机构连接的连接孔,在所述杆体上套设有一杯状体,在该杯状体的外壁上设有一图圈相间的凸纹与凹槽。
所述杯状体中、下部的凸纹与凹槽宽度小于杯状体上部的凸纹与凹槽宽度。
所述杯状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一触头压簧的中空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真空负荷开关中真空器开关部分的真空器拉杆进行改进,利用杯状体上凸纹与凹槽的排列增大了表面积,并且杯状体本身的圆柱体形状也使得在该部件在同等体积下实现较大的表面积,使真空器拉杆的下端到上端之间的爬电距离大大增加,既实现了小体积的开关设计,又增强了绝缘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在两种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用于真空负荷开关的真空器拉杆,包括杆体1,该杆体的上部是用于连接真空器的螺栓结构2,下部设有与操作机构连接的连接孔3,在杆体上套设有一杯状体4;在该杯状体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圈相间的凸纹5与凹槽6,且其中、下部的凸纹与凹槽宽度小于杯状体上部的凸纹与凹槽宽度,渐变的凸纹与凹槽宽度变化能更有效阻断电弧的爬升;杯状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一触头压簧的中空部分7,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容易实现小型化。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尔凯电器(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埃尔凯电器(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5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