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挤出机冷却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5807.X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艳;孙浩杰;李红军;徐国清;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78 | 分类号: | B29C47/78;B29C47/88;B29B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东新区宣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挤出机 冷却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塑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机,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机冷却水槽。
背景技术
在工程塑料改性生产中,从挤出机高温熔融后的料条需要经过冷却才能进入切粒系统进行切粒,而这个冷却的过程就是料条经过水槽的过程。料条从挤出机到水槽的冷却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水槽的温度会不断升高,水槽上部与下部水温差别很大,水槽的温度对产品性能有一定影响,为了使水槽的温度保持在某一适当的范围就需要对水槽内的水进行适当的冷水补给以及热水排出对温度加以控制。常用水槽通过安装进水口来供应冷水,另一端安装出水口以供热水流出,此种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由于进水口与出水口均在水槽底部,出水口排出的依旧是冷水,不能很好地完成水槽内部热的交换,因此不能有效地控制水槽的温度。第二,进水口分布水槽一端底部,大量进水时会产生不稳定流动或湍流进而冲断料条。因此常用水槽不仅达不到水槽内部水热交换的目的而且还会影响到料条平稳度过水槽,甚至还会导致切粒系统切出的塑料粒子颗粒不均一、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缓进水水流压力,消除水流漩涡,使料条平稳地进入切粒系统的塑料挤出机冷却水槽,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挤出机冷却水槽,包括水槽主体、位于水槽主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水槽主体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主体内部具有与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分布有多个进水孔。
采用上述结构,冷却水由进水口进入进水管道后,从进水管道上的进水孔流出,这样就分散了进水压力,消除了进水时产生的漩涡,使进水过程显得均匀,水流平稳缓慢,从而避免了进水水流冲断料条,使料条能平稳地进入切粒系统。
为了能有效地实现水槽内部热的交换,控制水槽内部温度均匀并保持在某一适当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所述进水管道铺设在水槽主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位于水槽主体的侧壁上。这样,冷水就从水槽主体的底部进入水槽,热水从水槽主体的侧壁上的出水口流出,使水槽内部热交换充分,能有效地控制水槽内部温度均匀并保持在某一适当范围。
同样是出于上述有效实现水槽内部热充分交换的目的,所述进水孔位于进水管道的底部。
另外,为了方便实现从出水口排出的热水能从地下排出,所述水槽主体侧壁外设有与出水口连通的副水槽,副水槽底部具有排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槽主体的底部还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在挤出生产料条过程中是被关闭的,热水从水槽主体的侧壁上的出水口流出。挤出生产料条结束后,打开排污口,水槽主体内的水通过排污口排出。
为了更好地实现水槽内部热交换以及减缓进水压力和消除漩涡,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口有两个,进水管道两根,所述两个进水口分别位于水槽底部主体的两端,所述进水管道呈“U”形布置,所述进水口位于进水管道的中心位置。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挤出机冷却水槽,该冷却水槽能有效地实现水槽内部热的交换,控制水槽内部温度均匀并保持在某一适当范围,并能减缓进水时所产生的水流压力,消除水流漩涡,使料条平稳地进入切粒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挤出机冷却水槽,包括一个水槽主体100、两根进水管道200、两个副水槽300。
其中,在水槽主体100底部两端分别具有两个进水口101,两根进水管道200为两根金属管,沿着水槽主体100的底部四条边呈“U”形对称铺设在水槽主体100的底部,进水管道200的中心位置连接在进水口101上,在进水管道200的底部分布有多个圆形的进水孔201。另外,在水槽主体100的底部位于其中一个进水口101的外侧还设有一个圆形的排污口102。
在水槽主体100的左、右侧壁上部位置开有并排的多个出水口103,这些出水口103为矩形漏口。两个副水槽300为长矩形形状,位于水槽主体100的左、右侧壁的外部,与出水口103相通,在副水槽300的底部具有圆形的排水口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5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