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温器喷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54827.5 | 申请日: | 201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民;徐艳霞;周曙光;张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G5/12 | 分类号: | F22G5/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温器 喷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温器喷头装置,用于发电厂的锅炉减温系统中,属于喷水减温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温器是用来调节蒸汽锅炉蒸汽温度的重要装置。在火力发电厂中,如果没有减温器就没法将锅炉出口的蒸汽温度控制在额定范围内,会使锅炉、汽轮机的部件因超温过热而损坏或影响使用寿命。蒸汽温度的调节可分为两大类:烟气侧调节和蒸汽侧调节。喷水减温器是蒸汽侧调节蒸汽温度的主要手段。
如图1A及图1B所示,是锅炉系统一种常用喷水减温器的喷头示意图,喷头1从联箱的封头深入,喷头端面上开有直径3mm的小孔2,减温水由此喷入蒸汽。喷头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此喷头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但雾化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喷水量大的系统且雾化效果更佳的减温器喷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减温器喷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座,雾化片通过压盖螺母设于喷头座的侧边。
进一步,在所述雾化片与所述喷头座之间设有垫圈。
所述喷头座的上下两端开口,或者上下两端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
在所述雾化片的中心开有垂直孔,在垂直孔的四周均布至少两个向心斜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喷头装置检查更换方便;雾化效果好,快速减温;可以根据喷水量的增加,将喷头装置串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A为原减温器喷头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1B为图1A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温器喷头装置的侧面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减温器喷头装置的侧面剖示图;
图4A为雾化片的主视图;
图4B为雾化片的侧面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温器喷头装置,包括喷头座1,喷头座1的上下两端均开口,可以根据水量将喷头座1串联使用,但末端喷头座1必须是如图3所示的一种减温器喷头装置,即喷头座1上下两端一端开口,末端封闭。待垫圈2和雾化片3与喷头座1组装后,将压盖螺母4旋到喷头座1上,并将压盖螺母4与喷头座1进行点焊,从而将垫圈2和雾化片3牢固固定在喷头座1上。
如图4A及图4B所示,雾化片3在中心位置开一个垂直孔5,四周开有特定数量及规格的向心斜孔6,孔的直径不宜太大,使减温水在出喷头时达到强烈的碰撞并雾化成较细的颗粒,与蒸汽充分接触和混合,有效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蒸汽进行减温的目的。向心斜孔6的数量及规格由喷水量决定。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喷头座1的上下两端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根据喷水水量该喷头座1可单独使用,其他结构及工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4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