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曲线逸流缝的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54512.0 | 申请日: | 201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6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林波 |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曲线 逸流缝 耐火 混凝土 炭素 焙烧 炉火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铝电解槽用的炭素制品烧结定型的焙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有曲线逸流缝的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
技术背景:
炭素焙烧炉火道墙是炭素焙烧炉的主体和关键部分。火道墙结构和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炭素焙烧炉的使用寿命、能耗的高低和产品的质量。
当前,炭素焙烧炉火道墙几乎全部采用耐火粘土砖和少量高铝砖砌筑。由于炭素焙烧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反复装、出炭素制品,炉内温度变化大,易造成火道墙体开裂;又由于长期的高温作用,易造成火道墙体凹陷变形。
砖砌火道墙的问题很多,最主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由于砖缝很多,整体性差,高温下砌体的整体结构强度不高,火道墙使用中容易开裂和变形;二是由于砖砌火道墙施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三是耐火砖在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虽然曾尝试过用耐火混凝土预制件建造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但要像砌砖那样,在火道墙体上大量、均匀、高效地制造出逸流缝仍然是一个难题。
目前,在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上设计制造的逸流缝数量较少,且都是直线型的,它有几个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在预制件上容易形成延至边部的通缝,在使用过程中,预制件容易断裂;二是,在预制件成型时模芯难以稳定,给大规模高效成型带来很大困难;三是,制品的挥发份难以均匀逸流,从而影响制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曲线逸流缝的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其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直线逸流缝在生产、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火道墙热震稳定性和整体强度、最大可能的减少炉体开裂和变形、减少能耗、提高火道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和大规模生产的目的。
这种带有曲线逸流缝的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可以在炭素焙烧炉火道墙新建、大修、或局部维修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
1、在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上,分布有所需数量、间隔和宽度的曲线形逸流缝。其缝隙总面积不小于砖砌预留缝总面积;其缝隙宽度不大于砖砌预留缝宽度。
2、上述曲线形逸流缝的形状为弧形、折边形、断口环形(圆环、椭圆环等)、S形或其它曲线形状。曲线形逸流缝的分布原则是:各曲线形逸流缝的延长线尽量与其它曲线形逸流缝相交,以免在预制件上产生延至边部的通缝。
3、可将上述断口环形逸流缝(4)和/或(6)所围起的面积,用来制作安装固定式快速导热片(5)和/或活动式快速导热片(8),快速导热片(5)和(8)的厚度较火道墙体(1)的厚度要薄很多。根据不同的材质,快速导热片(5)和(8)的厚度可为1~50毫米左右;快速导热片(5)或/和(8)的材质可与火道墙体(1)相同,仅靠减小其厚度来提高其导热性能。快速导热片(5)或/和(8)的材质也可与火道墙体(1)不同,而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材质(如碳化硅、氮化硅、莫来石、耐热钢等)制作,以提高其导热性能。
4、上述快速导热片(5)为耐火混凝土浇注件,通过一次浇注或二次浇注与火道墙体(1)连为一体;快速导热片(8)为活动构件,可通过挤出、模压等方法单独制造后,再用塞棒或塞片(7)安装在火道墙体(1)。
5、上述塞棒或塞片(7)可用耐热钢制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带有弧形逸流缝的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带有折边形逸流缝的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是带有断口圆环形逸流缝和固定式快速导热片的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是带有断口圆环形逸流缝和活动式快速导热片的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的正视图。
图中,1.火道墙体;2.弧形逸流缝;3.折边形逸流缝;4.断口圆环形逸流缝;5、固定式快速导热片;6、断口圆环形逸流缝;7、塞棒或塞片;8、活动式快速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中的弧形逸流缝(2)和折边形逸流缝(3)可用纸、塑等廉价有机材料为模具芯材,并固定预埋在模板上,浇注成型后,模具芯材不必取出,它将在加温干燥或高温使用过程中被烧掉。从而在耐火混凝土炭素焙烧炉火道墙体上形成所需数量和规格尺寸的缝隙。
附图3、4中,断口圆环形逸流缝(4)、(6)的预留,电可用纸、塑等廉价有机材料为模具芯材一次性使用;或用金属及高强度的塑料为模具芯材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林波,未经徐林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4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