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距离卷扬牵引平车防缠绕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54332.2 | 申请日: | 201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4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6D1/36 | 分类号: | B66D1/3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魏国先 |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长距离 卷扬 牵引 平车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平车,具体是指一种长距离卷扬牵引平车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厂平车,采用电动卷扬机牵引,由于是在平地运动,背向卷扬机运行时,通过固定在钢轨末端的尾轮带动另一端牵引钢丝绳实现双向牵引,在运行距离不大于卷扬机滚轮单层牵引绳绳长时,卷扬机卷筒上的释放端和牵引端的钢丝绳都保持单层缠绕,问题不大,但距离若长,卷扬机卷筒上的释放端和牵引端出现某边多层缠绕,问题就产生了,这时多层缠绕的钢丝绳在释放过程中每转动一圈释放的钢丝绳比卷筒另一端牵引收绳多一些,几圈下来,牵引平车的尾绳越来越长,极易造成卷扬机放绳缠绕故障,导致无法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避免卷扬机多余尾绳缠绕、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长距离卷扬牵引平车防缠绕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长距离卷扬牵引平车防缠绕装置,在平车底盘下增加两根牵引杆,每根牵引杆的一端通过联接环接在牵引钢丝绳上,牵引杆另一端通过一根或多根长弹簧固定在平车底盘下的加强梁上,牵引杆穿过平车底盘下的牵引梁和加强梁,牵引杆中部还固定有滑动挡板。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电动卷扬机牵引平车在工厂、窑炉、矿山等工矿企业应用十分广泛,是生产线的通用设备和主要运输工具,而电动卷扬机牵引平车最常见的故障就是卷扬机钢丝绳缠绕,一旦钢丝绳缠绕故障发生,首要的就是生产线停产,再就是马达烧毁,可以说卷扬机马达烧毁,80%以上的原因都是钢丝绳缠绕卡死,电动超载所致。所以,卷扬机钢丝绳缠绕对生产进度影响极大,而且展开已缠绕的钢丝绳、重新理直缠绕相当困难,机械工程师和机械工维修量和劳动量极大。但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和装置来解决这个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看似简单,却解决了一个多年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利用平车底盘下新安装的长弹簧收缩吸收多余的钢丝绳,使卷扬机的放绳卷筒钢丝绳始终保持较为绷紧的状态,卷绕时不会发生缠绕故障。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简单实用,易于实施,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实施例1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实施例2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实施例3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平车 2——牵引杆 3——弹簧
4——滑道挡板 5——牵引绳 6——加强梁
7——牵引梁 8——右卷筒 9——左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平车1底盘下增加两根牵引杆2,每根牵引杆的一端通过联接环接在牵引钢丝绳5上,另一端通过一根或多根长弹簧3固定在平车底盘下的加强梁6上,牵引杆2穿过平车底盘下的牵引梁7和加强梁6,牵引杆中部还固定有滑动挡板4,牵引梁和加强梁都与平车底盘连接固定。
平车1底盘下两端各安装一套牵引杆和弹簧,由于滑动挡板4的作用,平车一端的牵引杆被拉出一段后,滑动挡板4抵住牵引梁,牵引杆不再滑动,钢丝绳拉动牵引杆、牵引梁带动平车向前移动,而平车另一端的牵引杆在长弹簧收缩力的作用下,拉紧多余的回收钢丝绳,使钢丝绳始终处于绷紧状态,避免出现卷扬机钢丝绳缠绕故障。
图2为正向运行开始时的弹簧、卷扬机卷筒钢丝绳状态图,这时的左卷筒9为多层状态(实际的右卷筒8与左卷筒9为同一个卷扬机轴的左右两卷筒,本图为表述方便,省略了尾轮,画在平车的两端),右卷筒8为单层状态,这时的平车底盘下弹簧3被拉长;
图3为正向运行中间的弹簧、卷扬机卷筒钢丝绳状态图,这时的左卷筒9与右卷筒8为等长阶段,牵引绳释放的最长,这时的平车底盘下左边弹簧3拉紧;
图4为正向运行结束时的弹簧、卷扬机卷筒钢丝绳状态图,这时的右卷筒8为多层状态,左卷筒9为单层状态,这时的平车底盘下弹簧3再次被拉长。
反向运行结果类同图2-图4,只是图3因运行方向不同,两组弹簧拉紧和放松的方向相反。
由于两组弹簧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长行程时的电动卷扬机卷筒钢丝绳缠绕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4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作业车的上臂夹紧装置
- 下一篇:塔式起重机吊钩螺母的防松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