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支架型雨刷的组合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53876.7 | 申请日: | 201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5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世贤 |
| 主分类号: | B60S1/32 | 分类号: | B60S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雨刷 组合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支架型雨刷的组合构造,其在雨刷擦拭作动的作用力传递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延迟或短暂停顿的抖动现象发生,并具有组装快速的功效,除使得整体的组装成本工时降低外,更有利于提高量产化的产能,同步增进市场价格的竞争力。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制造出厂汽车所采用的挡风玻璃雨刷,均是以非支架式雨刷(FlatBlade Wiper)为主,使得传统支架式雨刷已有逐渐被淘汰取代之趋势,其因在于传统支架式雨刷的组成组件较多,整体重量较重,所耗动力也较大,此外,雨刷属于消耗性的产品,当擦拭效果影响行车安全时即必须更换新品,故每年汰换所累积传统支架式雨刷的数量,相对会对环保上造成较大的负担;反观,非支架式雨刷因无支架构件故不会有前述的缺点。
因此,各种不同结构的非支架式雨刷即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开发出来,例如:美国发明专利第US6523218号、US6944905号、US7228588号、US7055206号、US7305734号、US7484264号、US7210189号及美国新式样专利第USDes.430097号、US D512362号、US D457479号、US D443854号、US D511735号、US D564434S号、US D564955S号、US D579401S号、US D579849S号等所揭露的皆是;其中,该美国专利第US 7210189号所揭露的结构是目前最新的设计,如图1至图6所示,其是由两刮条体6(blade body)、一断面为矩形的扁平金属脊椎条7(metal vertebra)、一橡胶刮条9(rubber element)及一中央支撑件10(central support)所组成,由其专利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内容(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Preferred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Invention)得知,该两刮条体6是分别由具有弹性弯曲材质的上支持部4(uppersupport)及半硬刚性材质的底支持部5(lower support),以相互结合的共同挤压方式来一起押出成型,并于一体成型后的刮条体6结构中,形成上半部是弹性软质的上支持部4,而下半部则是半刚性硬质的底支持部5,其中,该上支持部4贯穿设有一断面为矩形的装配通道8(mounting channel),可供金属脊椎条7穿套置入,另于底支持部5中亦贯穿设有一断面为矩形的底部装配通道12(lower mounting channel),并在该底部装配通道12上再开设有一纵向的矩形开口13(longitudinal rectangular opening),以供橡胶刮条9的顶部16可穿套置入(如图1及图3所示);又该中央支撑件10是由金属或塑料材质所制成,可供雨刷摇臂2上的连接器(adapter)置入固定,其下半部亦贯穿设有一断面为矩形的装配通道11,且在该装配通道11的下面又设有一穿越通道14(passagechannel),可供金属脊椎条7穿套置入,并在该穿越通道14上再开设有一纵向的矩形开口15,以供橡胶刮条9的顶部16可穿套置入(如图2及图3所示)。
再如图2至图6所示,其组合的顺序是先将中央支撑件10的装配通道11穿套于金属脊椎条7上,再以插销或铆钉将该中央支撑件10铆合固定在金属脊椎条7的中央位置上(如图6所示),接着,把两刮条体6的上支持部4中的装配通道8分别由金属脊椎条7的两末端(如图4所示),来穿套包覆位于中央支撑件10两侧的金属脊椎条7上(如图6所示),最后,再把橡胶刮条9的顶部16穿套入两刮条体6及中央支撑件10的底部装配通道12与穿越通道14的矩形开口13及15上(如图5所示),即完成整个雨刷的组装(如图3所示)。
然而,上述美国专利第US7210189号却存在如下缺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世贤,未经黄世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