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的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3417.9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武永胜;李文杰;赵明;沈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功耗 创面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的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
背景技术
伤口负压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加快伤口愈合的新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一系列难愈合伤口的治疗,包括急性、慢性、感染性伤口。这一技术不但增强伤口创面的引流作用,而且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促进伤口愈合,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目前,中国市场上已经有采用此技术的负压治疗仪,例如:北京迪美德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n100伤口负压治疗仪,虽然该产品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但价格昂贵,体积过大,尤其户外使用时,不便于携带,而且由于气泵功率较大,工作时噪声高,严重影响病人的情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伤口负压治疗仪价格昂贵,不便携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手持式的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采用超低功耗单片机处理器以及微型气泵设计,利用LCD显示负压参数及工作模式等信息,相比市场上的该型产品,具有价廉物美,使用灵巧,携带方便,噪声低,同时提供多种治疗模式,智能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的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包括伤口包扎腔、医用橡胶管、微型气泵,医用橡胶管一端插在伤口包扎腔室,一端连接微型气泵,还包括单片机电路,稳压电源电路,按钮控制电路,气泵、蜂鸣器驱动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气压传感器、LCD显示器,设置参数的按钮控制电路和采集微型气泵抽气管内气压的气压传感器将信号输入到单片机电路内处理,单片机电路输出控制信号到气泵、蜂鸣器驱动电路及电磁阀驱动电路,输出工作状态指标到LCD显示器显示,稳压电源电路为各电路提供所需电源。
所述单片机电路选用MSP430F149型号单片机,所述气泵、蜂鸣器驱动电路选用ULN2003A芯片,单片机IO口输出信号通过ULN2003芯片信号放大,单片机的P1.0接入ULN2003A的第一通道,单片机的P1.1接入ULN2003A的第二通道。
所述气压传感器经过一个4.7K和2K电阻串联,将信号压降后传输到单片机P6.0AD转换口。
所述微型气泵采用膜片式真空泵-GAST,气压传感器型号为MPXV7025G,电磁阀型号为KSV04E-3A DC3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手持式的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具有使用灵巧,方便携带,噪声低,同时提供多种治疗模式,智能化程度高,采用3节常用1.5V电池供电,可以连续供电6个小时以上,并且更换电池方便。主要用于小面积创面伤口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MSP430单片机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稳压电源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按键控制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气泵、蜂鸣器驱动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电磁阀驱动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低功耗创面负压治疗仪气压传感器工作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手持式低功耗创面伤口治疗仪结构框图,包括伤口包扎腔、医用橡胶管、微型气泵、单片机电路1、稳压电源电路5、按钮控制电路6、气泵、蜂鸣器驱动电路7、电磁阀驱动电路8、气压传感器9、LCD显示器10,医用橡胶管一端插在伤口包扎腔室,一端连接微型气泵,设置参数的按钮控制电路6和采集微型气泵抽气管内气压的气压传感器9将信号输入到单片机电路1内处理,单片机电路1输出通过电磁阀驱动电路8控制电磁阀,通过驱动电路7控制蜂鸣器和微型气泵,输出工作状态指标到LCD显示器10显示,稳压电源电路5为各部分电路提供所需电源。
按钮控制电路6可以设置负压参数,当气泵开始工作时,气压传感器9不断地采集抽气管内的气压,当达到设定的气压参数时,气泵停止工作。在负压的作用下,医用海绵体可以将伤口包扎腔室内的淤血及排泄物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