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滚动导电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3380.X | 申请日: | 201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4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伟华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9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滚动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的导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导电环有如图1所示的老式导电环,还有一种如江苏省江都市英泰集团生产的无刷发电机上的无刷装置(YTW无刷三相同步发电机),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主要是利用集成模块来代替导电环的作用。无刷装置的电路因集成在一个盒体内,成本高,维修困难,一旦损坏,必须得经专门人员来维修。因此,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老式导电环因价格低、维修方便而普遍使用。这种导电环一般是由碳刷、固定碳刷的刷握、导电体、绝缘体组成,导电体是紧裹在绝缘体周缘的铜片,绝缘体的内环上有一个导线槽,导线穿过导线槽并焊接在导电体上,另一导线与碳刷连接,由碳刷导出或接入,碳刷在刷握内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与导电环接触,由于绝缘体与导电体是一体的,导电环通过轴孔固定发电机的转子或电动机的转子上、或其它并需要转动移动的物体联结,如塔吊。工作时,刷握固定不动,导电环转动,在弹力作用下,碳刷与导电体接触并做相对滑动,产生摩擦,此种结构的导电环存在以下主要缺点:1、碳刷因摩擦受损而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2、碳刷与导电环之间因摩擦而不时产生电火花,不但耗能而且会使碳刷与导电体使用寿命缩短;3、导电环因导电体受磨损而更换。
因以上老式导电环存在以上诸多缺点,本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设计了一个新型滚动导电环,可广泛应用在发电机、电动机等转动设备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动导电环,克服老式导电环因摩擦受损而经常更换碳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滚动导电环由轴承、转子固定环和接线柱构成,轴承外 环上连接一个接线柱,轴承内环与转子固定环连接成一体,转子固定环的内壁上有一个导线槽。
为便于接线柱的连接和向轴承内注入润滑油,在轴承外环表面有一个贯穿外环的孔,孔上固定一个圆筒状接线柱。
本实用新型的滚动导电环,一体化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坚固耐用,在棉纺机械的抓棉机上使用近两年,从未发生故障,而在发电机上也已连续工作了500多个小时而无故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滚动导电环的结构示意图
1、轴承外环,2、轴承内环,3、转子固定环,4、导线槽,5、接线柱,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滚动导电环主体是轴承,轴承外环1的表面有一个贯穿外环1的圆孔,围绕圆孔周缘固定一个圆筒状的接线柱5,为使接线柱5便于与外引线连接,接线柱5可以是一根中空的带螺帽的螺杆,接线柱5与轴承外环1表面垂直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筒状接线柱5向轴承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通过中空的接线柱5流过轴承表面的圆孔进入轴承内,对滚珠起润滑作用。轴承的内环2与转子固定环3成一体,转子固定环3内壁上有一个与转子固定环截面垂直的导线槽4,导线槽4贯穿转子固定环3的内壁,转子固定环固定在电机转子上,为使转子固定环紧紧地固定在电机转子上,在转子固定环壁上对称地分布几个带有螺栓6的螺孔,通过拧紧螺栓6以达到更有效地将转子固定环3固定在转子上,或者在转子固定环3壁上设有键来代替螺栓6的固定作用,如:可以将导线包埋在导线槽4内,把导线槽4作为键槽。电机转子上的导线通过导线槽4穿过导电环,轴承内环2与轴承外环1通过滚珠连接,或者通过滚柱连接,接线柱5与外电路连接,以达到输出或输入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伟华,未经孙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3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