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储能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3193.1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贤;潘呈;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力叉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55 | 分类号: | H01G9/155;H01G9/004;H01G9/02;H01G9/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层 电容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储能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叉车用双电层电容器储能结构,属于电气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用Li离子、NiMH、蓄电池等新型电池可以提供一个可靠的能量储存方案,并且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广泛使用。但是,众所周知,化学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法拉第电荷转移来储存电荷的,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容易短路,这也同样是采用铅酸电池(蓄电池)的设计者所面临的困难;还含有大量的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环境。同时,大电流会直接影响这些电池的寿命,因此,对于要求长寿命、高可靠性的某些应用,这些基于化学反应的电池存在着种种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储能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叉车用双电层电容器储能结构。
双电层电容器俗称超级电容器,它是一介于物理电源和化学电源间的新型绿色储能能源,因其具有优越的性能而在现代科技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动叉车中的储能源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1、放电性能:比能量,比功率,放电效率;
2、充电性能:充电效率,充电时间;
3、寿命:循环使用次数,总放电量,使用时间;
4、维护保养:自放电,补水,均衡充电;
5、环境:再循环利用,污染物的废弃,爆炸火灾,工作温度;
6、成本:制造成本,维护成本,再循环利用成本。
就电动叉车配置而言,比能量是首要的技术条件,因为它约束了车辆的行程。另一方面,对于混合动力电动叉车,则比能量的重要性较次,而比功率成为首要的技术条件,这是因为所有的能量来自于能源(发动机或燃料电池),且为保证车辆制动期间的性能,需要足够的功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储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层电容器在固体和液体不同相态时接触,在接触面上,正负电荷为相对排列,形成电双层的结构;
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没有电介质;
所述的双电层结构的比容量为8-12uF/cm3;
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是由多个单体电容201组成;
所述的单体电容201还包括集电体(202、205)、电极(203、206)、隔离层204;
所述的集电体(202、205)位于所述单体电容201的最外层;所述电极203、206)位于所述集电体(202、205)内侧;所述电极(203、206)夹有隔离层204;
所述隔离层204的材质为活性炭;
所述的隔离层204还包括活性炭孔205;
所述的活性炭孔205平均孔径1.15nm;总孔容积1.13cm3/g。
一般情况下电容器是在两个相对电极之间用电介质隔开而构成的,例如在铝电解电容器中采用了铝氧化腊,在钽电解电容器中采用了钽氧化膜,作为各自的电介质。
同一般的电容器相比,超级电容没有电介质,而是利用所谓的电双层结构取代其实现电解质的机能。当固体和液体这两个不同相态接触的时候,在接触的界面上,正负电荷为相对排列,形成电双层的结构。超级电容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其模型的表示如图1所示。
由于界面中形成的电双层结构的比容量一般都为数十uF/cm2,所以超级电容的比表面积很大,导电率也很高,即使在电解液中,电化学性质稳定的活性炭也作为电极材料被广泛的采用。由于超级电容在充放电时伴随着离子的移动,而且是直流电,因此适合在低频率下工作。
为了防止由电极的接触引起的短路,两活性炭电极间有隔离层,同时将两个集电体面对面置于活性炭电极外侧就构成了单体电容,而它基本上是不分极性的。
超级电容是通过电极上正负电荷的物理性的吸咐和脱落而进行充放电操作,它同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充放电的蓄电池相比较,有以下的特点:
1、由于在充放电的时候不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使大量电流快速充放电成为可能;
2、充放电操作可在高的温度范围内稳定进行;
3、即使短路也不会发生故障;
4、使用寿命长;
5、不含铅、镉等重金属,较为环保。
超级电容根据采用的电解液的不同,可以被分为有机物电解质超级电容和水基溶液电解质超级电容,其中有机物电解质超级电容的单体电压是很高的。电容中被储存的电能公式为:
E(J=W·s)可以表示为:E=(1/2)CV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力叉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力叉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开关
- 下一篇:拼接式粉末冶金软磁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