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针灸针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3029.0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程新宝;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新宝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17/3205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005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针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医学是传统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用内服药物,只需刺激人体肌表的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系统的感传与作用,便能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针灸针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基础,是针灸医生的工具,针灸针的发展是针灸医学发展的缩影,依靠对经络组织的刺激治疗各种疾病。然而现有的针灸针在工作时对组织的刺激作用较小,不利于病人的迅速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灸针的刺激作用小,提供一种刺激作用较强的套管针灸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套管针灸针,包括针灸装置,针灸装置设置在套管内。
优选方案一中的针灸装置是尖头针灸针。
优选方案二中的针灸装置是箭头针灸针。
优选方案三中针灸装置是环齿针灸针,环齿针灸针侧壁上设有齿。
优选方案四中的针灸装置是多槽针灸针,多槽针灸针包括针头和针柄,针柄上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长度小于等于针柄的长度。
优选方案四中针柄上设有三个或者四个槽体。
本实用新型在针灸针外设有套管,工作时,套管和针灸针可以一起运动,刺激组织,相对现有技术中的针灸针,本实用新型对组织或穴位经络的刺激较强;使用时也可以保持套管不动,针灸装置单独运动,相当于现有技术的针灸针。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面优选方案一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A剖面优选方案二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尖头针灸针2,尖头针灸针2设置在套管1内。
本实施例工作的时候相当于一孔两针,两个针分别是尖头针灸针2和套管1,两者可以同步运动,也可以一静一动,也可以相对运动(运动方向相反),对病变的局部组织或者穴位有较强的刺激。根据施针位置等因素,可以有各种大小型号。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箭头针灸针3(又叫小针刀),箭头针灸针3设置在套管1内。
普通的箭头针灸针的刀头部分可以切除病变组织,但是,当从人体内取出小针刀的时候,刀头的背面可能摩擦组织,损害健康组织。在本实施例中,在箭头针灸针3外设有套管1,套管1和箭头针灸针3可以相对运动,当切除完病变组织之后,可以将箭头针灸针3和套管1合并在一起,使刀头和套管1之间没有环沟,即L=0,这样取出的时候,刀头的背面不会摩擦病变组织带来不良后果。当需要利用小针刀刺激穴位或者组织的时候,可以使得刀头和套管之间存在环沟,即L≠0,此时套管1和箭头针灸针3同步运动,利用环沟上下带动组织运动,对病变组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当切除组织的时候,可以保持套管1不动,单独运动箭头针灸针3即可。根据施针的位置、目的等,套管针灸针的大小可以变动,且箭头针灸针3的刀头也可以有各种形状。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管1和设置在套管1内的环齿针灸针4,环齿针灸针4侧壁上设有齿8。
环齿针灸针4可以在套管1内自由滑动,固定套管1不动时,仅有环齿针灸针4刺激皮肤组织,旋转环齿针灸针4,则侧壁上的齿8可以带动肌肉纤维组织运动,对组织和穴位的刺激作用较强;套管1和针灸针4同步滑动时,齿8置于套管1内,相当与现有技术中针灸针的作用。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套管1和设置在套管1内的多槽针灸针,多槽针灸针,多槽针灸针包括针头5和针柄6,针柄6上设有槽体7,所述槽体7的长度等于针柄6的长度。当针头5刺破血管的时候,血液会顺着槽体7流出,则医生可以观察到多槽针灸针的工作状态。如果发现槽体7内没有血液流出,则证明未刺破血管,可抽出多槽针灸针,替换为其余类型的针灸针进行操作。
所述槽体7可以是3个、4个或者6个,多槽针灸针的横截面结构如图5(3个槽体)和图6(4个槽体)所示。
或者如图7所示,所述槽体7的小于针柄6的长度,可有利于针柄6与套管1内环的相对能紧密接触,防止局部针孔开放,引起组织感染。
上述各实施例尤其适用于颈、腰椎病引起的肌肉纤维及韧带的粘连治疗,套管与针灸针的相互作用即可剥离肌肉纤维及韧带,而又减少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还能增强对局部穴位的刺激。对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新宝,未经程新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清新剂包装盒
- 下一篇:浅层土质滑坡的危险性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