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机中的结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2624.2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邬德平;董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浦豪申机械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陈树德;李颖薇 |
地址: | 20172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机 中的 结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件铸造领域,为一种铸造设备,尤其是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机中的关键部件——结晶器。
背景技术
采用上引法铸造无氧铜杆是一种通用技术,作为该连铸设备中的主要部件,结晶器成为了影响生产铜杆质量的主要因素。上引连铸法是通过结晶器是液态金属在结晶器内成形,又通过引拔的方式获得目标规格的无氧铜杆。
一般结晶器只能引拔规格比较大的铜杆,普通规格包括外径在Φ14.4mm、Φ17mm、Φ25及以上,也有可以引小规格Φ8mm铜杆的结晶器,但这种针对铸造Φ8mm铜杆的结晶器结构并不成熟,主要存在下述缺陷:
(1)原有结晶器的结构,尤其在结晶头部分结构复杂,不利于加工,由此导致表面光洁度较差;
(2)原有的结晶器总长较短,导致冷却时间短,影响铸坯质量;
(3)原有的结晶器内管的壁厚较薄,仅2.5mm,容易导致弯曲,且不利于热传递;
(4)原有的结晶器内孔在8.9~9.1mm,与目标尺寸间的间隙较大,冷却过程中空气阻隔多,影响冷却效果。
这些缺陷直接导致在Φ8mm无氧铜杆连续铸造的过程中,铸造速度最快也低于2m/分钟,甚至影响到Φ8mm无氧铜杆的抗拉强度以及延伸率低于,同时生产成本也较高。
因此有必要在结构和规格上进行改进,已期获得质量可靠,并且对于铸造Φ8mm无氧铜杆效率更高的结晶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机中的结晶器,为用于铸造Φ8mm管径的无氧铜杆的结晶器,其结构简单,精度高,冷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机中的结晶器,用于铸造Φ8mm管径的无氧铜杆,所述的结晶器包括由外至内套装的外管、中间管和内管,其中,
所述外管的一端通过套件与结晶头连接固定,外管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套件与园头连接固定;
所述的结晶头由外侧的黄铜套和内侧的紫铜挤压件构成,紫铜挤压件由空心圆柱和一体成型的端面圆构成,所述的空心圆柱伸入在黄铜套的内侧,而端面圆与黄铜套紧配卡固,并在接缝坡口处通过银焊连为一体;
所述的园头为中空件,在园头的外端套固有中空的接套,园头的中部设有内螺纹;
所述中间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中间管伸入园头内侧并与园头的内螺纹相互连接;
所述内管的一端伸入结晶头空心圆柱内侧并在台阶处定位,内管的另一端露出中间管之外且端部固定有紫铜套,紫铜套在园头端部的内侧定位。
本实用新型对结晶头进行了特殊设计,采用坡口银焊的形式,相互焊接的两个部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利于提高结晶头的表面光洁度,从而提高了冷却的效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结晶器从结晶头的端面至接套的端面总长为1450mm,所述的内管的壁厚为5mm,内孔孔径为8.4~8.6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大技术革新在于对铸造Φ8mm铜杆的结晶器部件规格进行了调整,增长了结晶器的总长,增厚了内管的壁厚,从而更有利于热传递;同时内管的内孔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有效缩小了间隙,对冷却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该结晶器的冷热交换性能明显提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两个套件分别通过螺纹与结晶头和园头连接固定,且两个套件分别套设在外管两端的外侧将外管定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外管与结晶头以及园头间的密封性,所述两个套件内侧均设有密封圈,套件为耐热不锈钢材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园头上设有两个开孔,一个开孔与中间管位置对应,另一开孔与内管位置对应,在两个开孔处均有接头。本实用新型园头的设计参照了国外的技术,有利于加工性能和可互换性的提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园头端部的外圆处设有外螺纹,接套的内腔处形成有内螺纹,园头与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园头与内侧紫铜套间的密封性,所述园头端部的内侧设有至少两条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紫铜套与园头内侧通过密封圈密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坡口为截面呈三角形的环形坡口,由紫铜挤压件端面圆处的斜向缺口和黄铜套端面处的斜向缺口共同构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结晶头的空心圆柱内侧设有内螺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外管为耐热不锈钢管,中间管为冷拔不锈钢管或紫铜管,内管为冷拔紫铜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浦豪申机械工贸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青浦豪申机械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2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结构的压铸模具
- 下一篇:新型连铸板坯及切割该连铸板坯的切割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