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转式筛煤机充油密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2025.0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007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转式筛煤机充油 密封 组件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筛煤机密封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硫化床锅炉燃料制备的双转式筛煤机大齿轮轴承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目前,双转式筛煤机作为硫化床锅炉的燃料制备设备,已经在许多电厂得到广泛应用。其大齿轮处的轴承由于内圈和外圈均相对转动(其中内圈随筛轴转动,外圈随筛筒转动),所以轴承密封相当困难,筛筒内的煤粉浸入轴承内造成轴承损坏,而更换轴承需要将两套驱动设备全部拆除,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影响机组发电的煤炭供应安全。厂家虽多次对密封进行改造,包括增加毛毡圈的厚度,增加排尘孔及更换密封材料等,但效果均不理想。下面对改造后的密封装置进行分析:
由图1可以看到密封装置,虽然比原设计增加了多个密封圈(石棉盘根3、毛毡密封圈7、毛毡密封圈8、毛毡密封圈13),并且增加了排尘孔14。即较细的煤粉通过石棉盘根3,80%的煤粉会由排尘孔14排出,20%的煤粉仍会经毛毡密封圈13、毛毡密封圈7、毛毡密封圈8、骨架密封圈9进入轴承,导致轴承损坏。尤其是毛毡密封圈7由于受到筛轴6和辅助筒4双向磨损,在短时间内就会损伤,直至影响密封效果。并且更换毛毡密封圈时需要拆开筒密封板2、石棉盘根3、辅助筒4等部件,维护与检查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转式筛煤机充油密封组件,它密封可靠,能完全阻止煤粉进入轴承,避免轴承损坏,确保发电机组煤炭供应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装置由折返密封区、充油密封区、集尘检测区构成,上述的折返密封区由筒密封板及轴密封板分别伸出横板交错排列构成,筒密封板与筛筒通过螺栓固定,轴密封板通过2个对称的固定座固定在筛轴上,随筛轴运转;上述的充油密封区由筛筒、筒密封板、筛轴和辅助筒围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腔,腔内充满油脂,其上部有充油孔;集尘检测区是在筛筒的靠大齿轮一侧与支撑板所围成的区域上面开排尘孔。
上述的折返密封区的轴密封板的中部开有充胶孔,并有充胶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装置是在双转筛煤机内部石棉盘根密封前增加一充油的空腔和折返密封区,使煤粉首先通过折返的曲折路径得到一定的衰减,再进入充油密封区与黄甘油混合。在黄甘油未失效前及时充入油脂,将煤粉和油脂一起通过充油孔挤出,使得原石棉盘根密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并能完全阻止煤粉进入轴承。2、维护简单方便,只需定期向充油密封区充少量黄甘油。3、折返密封区的粘煤使装置运行时出现煤磨煤现象,消除了密封板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以看到现有技术的结构,它有多个密封圈,即石棉盘根3、毛毡密封圈7、毛毡密封圈8、毛毡密封圈13,并且增加了排尘孔14。即较细的煤粉通过石棉盘根3,80%的煤粉会由排尘孔14排出,20%的煤粉仍会经毛毡密封圈13、毛毡密封圈7、毛毡密封圈8、骨架密封圈9进入轴承,导致轴承损坏。图中箭头为煤粉走向。尤其是毛毡密封圈7由于受到筛轴6和辅助筒4双向磨损,在短时间内就会损伤,直至影响密封效果。并且更换毛毡密封圈时需要拆开筒密封板2、石棉盘根3、辅助筒4等部件,维护与检查非常不便。1是筛筒,5是固定座,10是轴承,11是大齿轮,12是密封盖。
由图2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装置由折返密封区、充油密封区、集尘检测区构成,上述的折返密封区由筒密封板2及轴密封板17分别伸出横板交错排列构成,筒密封板与筛筒1通过螺栓固定,轴密封板17通过2个对称的固定座19固定在筛轴6上,随筛轴运转;上述的充油密封区由筛筒1、石棉密封圈3和筒密封板2构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腔15,腔内充满油脂,其上部有充油孔16;集尘检测区是在筛筒1的靠大齿轮11一侧与支撑板20所围成的区域上面开排尘孔14;在上述的折返密封区的轴密封板17的中部开有充胶孔,并有充胶堵18。
工作原理是利用“折返”密封的曲折路径,延长煤粉流动的时间。同时充分利用细煤粉的粘性及附着性,必要时可利用充胶堵6向“折返密封区”内充胶,使交错的密封板上粘有一定厚度煤泥,这样“折返密封区”的间隙越来越小,最大限度的发挥密封作用。当少量煤粉进入充油密封区时,煤粉受到黄甘油的阻止并与黄甘油混合,体积膨胀后的黄甘油大部分挤向折返密封区,进一步阻止了煤粉的进入。少部分通过毛毡密封圈3进入集尘检测区而自然损耗。所以定期通过充油孔16向充油密封区内补油脂即可延长油脂的失效周期,从而提高密封效果。集尘检测区的主要作用是当有煤粉从排尘孔14排出时,说明石棉密封圈3损坏和充油密封区油脂已经失效,应及时解体清理充油密封区的煤粉及更换石棉密封圈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京能(赤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2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