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锁掣功能的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1837.3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0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松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5F3/16;E05B49/00;E05B65/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具体指一种具有锁掣功能的容器,以提高使用者外出时使用容器饮用饮料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进步,化学药物的作用越来越复杂,也能协助人们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如用于解决睡觉问题的安眠药、安定心宁的镇静剂等等,且为了让患者能安心服用,这类药物均往无色无味的方向发展。虽然各种药物有其有益于人们的一面,但如果被不法分子使用,则可能对其他人构成威胁,例如近年来常有不法分子将安眠药加入饮料中,进而在昏迷饮用者后,将其财物洗劫一空,而形成严重的治安问题与社会新闻。
而前述药物不当使用的问题,主要是出在用于饮用的容器上。这类容器通常由杯体及盖体所组成,其中盖体可选择性盖合于该杯体的开口,但该盖体最多仅是以螺锁方式选择性锁掣,但别有用心的人士仍可利用机会旋开投药,其保护效果不足,也因此目前在外面饮用饮料的安全性并不高,如此使用即不能随便让饮料容器离开视线,因而不敢去上厕所或离开前需将饮料喝完,而有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社交活动。换言之,目前的饮料容器无法满足安全饮用的实际需求,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锁掣功能的容器,以能依使用者需求选择性锁掣,以避免遭人任意开启,而能有效提高使用容器的安全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下列技术手段,来具体实现前述的目的及功效。该容器主要由杯体及能够选择性盖设于所述杯体上的盖体所构成,其中所述杯体于邻近开口处具有第一套合部,而所述盖体则具有相对所述第一套合部的第二套合部;
所述杯体与所述盖体上设有有识别使用者指纹功能的辨识单元、能够选择性限制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杯体分离的锁组以及具有储存预先设定的使用者指纹及接收所述辨识单元传送来的信号供操控所述锁组启闭的控制单元。
借此,通过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可通过控制单元与辨识单元预先设定用户的指纹,且利用锁组选择性限制盖体与杯体的锁掣或释放,如此可让容器在识别到使用者时,才能有效开启盖体,以防止遭人任意打开盖体,而能提高使用该容器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件发生,进一步并可增加容器的附加价值,并提高其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用以说明其组成后的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供揭示其主要组件的态样及其相对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动作示意图,供显示其锁卡时的动作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容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杯体 11第一套合部
15盖体 16第二套合部
20控制单元 30辨识单元
40锁组 41锁杆
42锁孔 50控制单元
60辨识单元 70锁组
71转轴 72锁杆
73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若干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特征及其他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锁掣功能的容器,附图所示的容器的具体实施例及其构件中,所有关于前与后、左与右、顶部与底部、上部与下部、以及水平与垂直的参考,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也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间方向。附图与说明书中所指定的尺寸,可在不离开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设计与需求而进行变化。
而关于本实用新型具有锁掣功能的容器,如图1、图2所显示,该容器主要由杯体10及可选择性盖设于杯体10上的盖体15所构成。其中杯体10于邻近开口处具有第一套合部11,而盖体15则具有相对第一套合部11的第二套合部16,使盖体15可利用第二套合部16选择性盖合于杯体10的第一套合部11上。所述第一套合部11、第二套合部16可选择螺锁方式或紧塞方式,而本实用新型以杯体10的第一套合部11具有外螺纹、且盖体15的第二套合部16具有内螺纹为较佳实施例。另外,所述杯体10和盖体15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与现有者相同,且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所在,因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松,未经王秋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