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挥发的消毒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51432.X | 申请日: | 201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德;刘丽娟;王新;王庆;王霞;胡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38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规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防挥发的消毒瓶,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中。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大到医院,小到诊所,换药室及注射室所用的棉签消毒,均用各种玻璃瓶、搪瓷缸或不锈钢缸盛装消毒药液,为了便于及时蘸取消毒液,这些容器大多数都敞口放置。由于敞口放置,不但容易造成灰尘易飘落瓶内,而且引起药液挥发,不能长时间稳定地保持药液的浓度及成分,从而造成消毒液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既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灰尘飘落瓶中又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药物挥发的消毒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挥发的消毒瓶,包括有瓶体和外盖,其特征在于:瓶体和外盖之间还设置有内盖,该内盖上设置有至少两根L型导吸管;所述L型导吸管的管径为5~15mm;所述的L型导吸管长端端口固定在内盖上,内盖上设置有封住导吸管管口的塞子,短端端口设置在瓶体底部。
由于在内盖上单独设有导吸管,供棉签蘸取药液,导吸管的管口远小于瓶口,减小药物挥发,防止灰尘飘落瓶中。
进一步,为了保证棉签蘸取的药液保持新鲜,同时减小棉签对于药液的污染,减小其蘸取药液时对瓶中药液的搅动,L型导吸管短端端口设置有只供药液进入管内的单向阀。
进一步,为了保证大多数使用情况下,棉签能顺利蘸取药液,同时保证棉签蘸取药液的过程不会将药液挤出,L型导吸管的管径设置为10mm。
进一步,为了便于将蘸取的过多的药液回收会瓶中,内盖与L型导吸管管口结合处设置为漏斗形,饱和的棉签沿漏斗侧壁挤压,即可将多余的药液回收回消毒瓶内,也方便将棉签插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防挥发的消毒瓶,由于采用了在内盖上设置导吸管的方式,使药液与空气直接接触的面积大大减小,这样不但可以减小灰尘飘落瓶中污染药液的情况,而且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药液挥发,便于长时间稳定地保持药液的浓度及成分;由于L型导吸管短端端口设置有只供药液进入管内的单向阀,可以防止管内的药液回流回瓶内,保证瓶内药液新鲜;由于内盖与L型导吸管管口结合处设置为漏斗形,既便于挤压饱和的棉签,又便于将挤压出的药液回收到管内,方便将棉签插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挥发的消毒瓶,包括有瓶体1、外盖2以及设置在瓶体1和外盖2之间的内盖3,内盖3上设置有L型导吸管4,该L型导吸管4的管径为10mm,L型导吸管4长端端口固定在内盖3上,内盖3上设置有封住导吸管4管口的塞子5,内盖3与L型导吸管4管口结合处41为漏斗形,短端42端口伸到瓶体底部并在端口设置有只供药液进入管内的单向阀6。
第一次使用时,拧掉外盖2,拔掉塞子5,用棉签蘸取药液即可,单向阀6的设置可以防止导吸管4内的药液回流到消毒瓶内,如果棉签蘸取的药液比较多时,可以将棉签在内盖的漏斗形结合处41处挤压,多余的药液即可回流到消毒瓶的导吸管4内。
正常使用时,无需盖外盖2和塞子5,长时间不用时,可盖上塞子5.
对于L型导吸管4的管径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在5~15mm之间任意选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4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