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摆锤阻尼防舞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1323.8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宽军;覃绍先;涂明;孙娜;刘彬;李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摆 阻尼 防舞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金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单摆锤阻尼防舞器。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舞动时偏心覆冰导线在风激励下产生的一种低频、大振幅自激振动,其振动频率通常为0.1~3Hz,振幅约为导线直径的5~300倍。舞动发生时,全档架空输电线路作定向的波浪式振动,导线横截面中心在垂直于导线走向的平面上具有呈椭圆形的运动轨迹。由于振幅过大,舞动容易造成相间闪络、金具损坏、跳闸停电、伤断导线和拉倒杆塔等事故,对线路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如何防止导线舞动的发生,至今尚未见到非常完善的方法,现有的防舞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1)提高结构的刚度;(2)提高结构的内部阻尼;(3)在不降低结构的固有频率或阻尼的条件下,增大结构质量;(4)降低流速,但对于架空输电线路来说,第(1)、(3)、(4)的防舞方法并不现实。只有通过提高导线结构的阻尼,耗散输入导线系统的能量,才是抑制舞动发生的根本途径。对于分裂导线来说,由于导线扭转特性的变化,扭振和横向振动耦合的激发模式是分裂导线覆冰舞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抑制分裂导线扭转激发模式是防舞的另一重要内容。对于传统的由联板和锤头直接连接组成的防舞器无法同时抑制横向和扭转两种舞动激发情况,所以无法满足经济性和实际工程的需求。
调谐质量阻尼器在建筑结构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其本身的振动频率调整至主结构频率附近,改变结构共振特性,以达到减振作用。导线系统覆冰舞动表现为低频率、大振幅的特征,导线系统的低阻尼和扭转耦合振动是激发导线舞动的重要原因和方式,本申请的发明人根据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的原理,通过提高结构的内部阻尼设计出一款可有效抑制导线舞动的防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舞性能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单摆锤阻尼防舞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单摆锤阻尼防舞器,包括联板、阻尼减振结构和摆锤结构,所述联板上设有用于与间隔棒相连接的安装孔,所述阻尼减振结构包括弹簧结构和阻尼器,所述弹簧结构置于联板和阻尼器之间,所述摆锤结构包括一个锤头以及分别与锤头、阻尼器相连接的连杆。
其中,所述阻尼器包括圆环形阻尼材料、金属外壳和活塞杆,所述阻尼材料设在金属外壳内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接在阻尼材料的中心孔内、其另一端与弹簧结构或摆锤结构相连接。
其中,所述阻尼器包括圆环形阻尼材料、金属外壳和活塞杆,所述阻尼材料设在金属外壳内部,所述活塞杆穿过阻尼材料的中心孔且其两端分别与弹簧结构和摆锤结构相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中间部分与阻尼材料固接。
其中,所述弹簧结构包括弹簧座和压缩弹簧,所述弹簧座上连接有一调整螺栓,所述压缩弹簧套接于调整螺栓上且置于弹簧座中,所述调整螺栓上端与联板相固接。
其中,所述弹簧结构的数量为1个时,其位于阻尼器的上端中心处。
其中,所述弹簧结构的数量为大于1的正整数时,其位于阻尼器的上端且对称设置在阻尼器的中心纵轴线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阻尼减振结构,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时,可实现缓冲能量、吸收能量、消耗能量的功能,并最终达到抑制舞动的目的。另外,该防舞器结构简单,防舞性能好,安装方便,经济性能良好,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杆实现锤头与阻尼器间的活动连接,所以当导线扭摆时,锤头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方向,可改变架空输电线路的扭转阻尼参数,从而达到抑制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舞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舞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联板,2-弹簧结构,21-弹簧座,22-压缩弹簧,3-阻尼器,31-阻尼材料,32-金属外壳,33-活塞杆,34-连杆,4-摆锤结构,41-连杆,42-锤头,5-调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防舞器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过压漏电保护器
- 下一篇:汽车内的新型管线保护安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