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屏蔽同轴电缆插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1253.6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向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向欣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62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3165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同轴电缆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屏蔽同轴电缆插头。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连接器主要由公插头和母插头组成。现有的同轴电缆插头如图1(公头式同轴电缆插头)、图2(母头式同轴电缆插头)所示,一般包括金属外壳01、胶芯02和中心针03,中心针03包括接线部031和插针部032,中心针03插于胶芯02中,胶芯02至于外壳01中,外壳01遮覆插针部032,胶芯02外端侧部开设有槽口021,如图3所示的(公头式)同轴电缆插头连接电缆的示意图,电缆04依次包括铜芯线041、绝缘层042、屏蔽网043和护套044,两者相连时,铜芯线041插入接线部031的内槽021(可焊接于其中),电缆04端部被剥离出来的屏蔽网043中的金属丝则扭成一股导线0430,导线0430穿过槽口021,与金属外壳01的外表面相焊连。现有技术中,处于图2中S部的铜芯线041因屏蔽网043扭成了一股导线0430,显然缺乏屏蔽,从而降低了同轴电缆插头的屏蔽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屏蔽同轴电缆插头,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局部铜芯线和屏蔽网缺乏屏蔽的缺陷,从而达到高屏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屏蔽同轴电缆插头,包括金属外壳、胶芯及插设于胶芯内的中心针,所述中心针包括接线部和插针部,所述胶芯外套设有外套管,外套管的前部遮覆插针部,胶芯的后部与外套管之间紧配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后部伸出外套管且套设有紧固圈,所述金属外壳罩设在紧固圈及内管外,且其前端与外套管配合连接。
所述外套管的中部设有内凸圈,内管的前端设有内台阶,所述胶芯的前端抵触在内凸圈的后侧,后端嵌设在内台阶处。
所述内管的后部设有第一外螺纹,以方便装入同轴电缆线。
所述金属外壳的前部具有内螺纹,所述外套管上设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第二外螺纹,金属外壳和外套管通过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螺接固定。
所述外套管在第二外螺纹的前侧设有一圈凸缘,金属外壳和外套管螺接时,金属外壳的前端抵触在该凸缘上。
当上述同轴电缆插头为母头式同轴电缆插头时,所述插针部为管状结构,其端部开设有弹性槽口,所述外套管的前端开设有弹性槽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与电缆连接时,通过紧固圈将护套层及屏蔽层压紧于内管后部,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电缆屏蔽层之间实现完全密合相连,实现了铜芯线和屏蔽网的完全屏蔽连接,与现有技术想不,本实用新型屏蔽性能高,且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管和金属外壳是通过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螺接固定,因此安装十分方便,连接也较为可靠。
3.本实用新型中内管的后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方便了装入电缆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头式同轴电缆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母头式同轴电缆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公头式同轴电缆插头与电缆相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公头式同轴电缆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公头式同轴电缆插头的分解图;
图6为公头式同轴电缆插头与电缆相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母头式同轴电缆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母头式同轴电缆插头的分解图;
图9为母头式同轴电缆插头与电缆相连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01金属外壳;02胶芯;021槽口;03中心针;031接线部;032插针部;04电缆;041铜芯线;042绝缘层;043屏蔽层;0430导线;044护套;
10金属外壳;11内螺纹;
20胶芯;
30中心针;31接线部;32插针部;320第一弹性槽口;
40外套管;41内凸圈;42第二外螺纹;43凸缘;44第二弹性槽口;
50内管;51内台阶;52第一外螺纹;
60紧固圈;
70电缆;71内导体;72芯线;73屏蔽层;74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向欣,未经梁向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刚性梁角部装置
- 下一篇:大功率LED灯外壳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