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棚扶手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0966.0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7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咸秋磊;叶远林;车媛媛;张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棚 扶手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顶棚扶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顶棚扶手主要有两种安装结构,一种是将顶棚扶手直接安装在汽车顶部的侧梁内板上,这种结构顶棚扶手安装困难,效率低;另一种安装结构是顶棚扶手通过安装块安装在侧梁内板上,安装块厚度大,浪费材料,并且安装块与侧梁内板连接处承受扭力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顶棚扶手安装结构,以达到顶棚扶手安装方便,安装支架与侧梁内板连接处承受扭力效果好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顶棚扶手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顶部的侧梁内板,顶棚扶手,所述的顶棚扶手通过安装支架与侧梁内板连接,所述的安装支架由安装面和支脚组成,所述的安装面上伸出三个支脚,所述的顶棚扶手与安装面连接,所述的三个支脚与侧梁内板连接。
所述的安装面为矩形,所述的安装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设置在安装面的中心。
所述的顶棚扶手与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螺栓设置在安装孔内。
所述的安装面与顶棚扶手成40°-50°的夹角。
所述的安装面与顶棚扶手的夹角为45°。
所述的三个支脚为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所述的第二支脚与第三支脚设置在第一支脚的两侧,并且沿第一支脚对称设置。
所述的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的夹角和第二支脚与第三支脚之间的角度、第一支脚和第三支脚之间的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顶棚扶手通过安装支架与侧梁内板连接,所述的安装支架由安装面和支脚组成,所述的安装面上伸出三个支脚,所述的顶棚扶手与安装面连接,所述的三个支脚与侧梁内板连接,方便了顶棚扶手的安装,同时安装支架能够承受更过的扭力,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1、侧梁内板,2、顶棚扶手,3、安装支架,4、安装面,5、安装孔,6、第一支脚,7、第二支脚,8、第三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顶棚扶手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顶部的侧梁内板1,顶棚扶手2,所述的顶棚扶手2通过安装支架3与侧梁内板1连接,所述的安装支架3由安装面4和支脚组成,所述的安装面4上伸出三个支脚,所述的顶棚扶手2通过螺栓与安装面4连接,所述的三个支脚与侧梁内板1连接。
所述的安装面4为矩形,所述的安装面4上设有安装孔5,所述的安装孔5设置在安装面的中心,所述的螺栓设置在安装孔5内。三个支脚直接焊接在侧梁内板1上,安装面4上设有安装孔5,方便了顶棚扶手2的安装,同时可以适用于各种车型。安装孔5设置在安装面4的中心,使乘客握住扶手时,将扶手承受的载荷传递通过安装面4传递到侧梁内板1上。
所述的安装面4与顶棚扶手2成40°-50°的夹角。所述的安装面4与顶棚扶手2的夹角为45°。
所述的三个支脚为第一支脚6、第二支脚7和第三支脚8,所述的第二支脚7与第三支脚8设置在第一支脚6的两侧,并且沿第一支脚6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支脚6与第二支脚7之间的夹角和第二支脚7与第三支脚8之间的角度、第一支脚6和第三支脚8之间的角度相同。保证了三个支脚受力均匀,提高了支脚与侧梁内板1承受扭力的能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0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与保险杠之间的表面平整度的回复反射器
- 下一篇:一种钻车的驱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