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0766.5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0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强;杨兵涛;吴迎龙;陈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32 | 分类号: | H01R12/32;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图1揭示了一种现有的连接器端子100’,该连接器端子100’具有一条状的焊接板10’,焊接板10’一端向上弧形弯折形成弯折部20’,弯折部20’呈横置的“U”形状。弯折部20’末端相对焊接板10’斜向上延伸形成一弹性臂30’,弹性臂30’末端继续延伸形成一连接部40’,连接部40’末端向上弯折半个圆后再向弹性臂30’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50’。
但是,上述现有的连接器端子100’的设计,当作用力反复作用于接触部50’时,如图2所示,连接器端子100’容易在“U”状弯折部20’附近发生变形,不能或者很难满足工作高度较低、且强度要求较大的工作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工作高度较低且强度较大的工作场合的连接器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端子,包括一焊接板,焊接板一端向上弧形弯折形成一弯折部,弯折部末端相对焊接板斜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臂,弹性臂呈向下凸起的弧状,弹性臂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在工作过程中,弹性臂与焊接板由点接触逐渐向面接触过渡,可使作用力分布在弧形弯折部和弹性臂上,因而抗抵压强度更大,适合工作高度低且强度要求较大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连接器端子发生形变的状况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连接器端子发生形变的状况示意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背景技术]
连接器端子 100’ 焊接板 10’
弯折部 20’ 弹性臂 30’
连接部 40’ 接触部 50’
[本实用新型]
连接器端子 100 焊接板 10
开孔 11 切槽 12
弯折部 20 弹性臂 30
接触部 40 凸包 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100具有一条形焊接板10,焊接板10一端向上弧形弯折后再向下弧形弯折形成一弯折部20,弯折部20末端相对焊接板10斜向上弧形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臂30,弹性臂30呈向焊接板10方向凸起的弧状,弹性臂30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接触部40。
所述焊接板10靠近另一端中部处开设一开孔11,焊接板10大致中部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切槽12,开孔11及切槽12可达到在焊接板10焊接时集聚锡液,防止在端子100上产生爬锡的目的;接触部40上设有条形凸包41,可与对接组件可靠接触。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100的焊接板10焊接于电路板上,凸包41受到对接的其它组件向下抵靠的作用力时,弹性臂30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弹性臂30与焊接板10的接触面增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100在工作过程中,弹性臂30与焊接板10由点接触逐渐向面接触过渡,可使作用力分布在弧形弯折部20和弹性臂30上,因而抗抵压强度更大,适合工作高度低且强度要求较大的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0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