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50207.4 | 申请日: | 2010-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4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滨龙;尤大川;付海龙;马明义;李光;刘大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云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伟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污水 回收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粪污水不仅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含量很高,而且氨氮含量也很高,其污染物浓度比普通粪污水高很多。如此重污染的列车粪污水都是通过管道,直接排放到铁路上。这不仅会严重地腐蚀铁轨,缩短铁轨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对粪污水排放地的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尽管单次冲厕用水量不大,但都是一次使用,高频率的冲厕也会造成巨大水资源的浪费。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列车上粪污水的处理方式由原先的直排式逐步向收集型转变。现有的收集型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比如现有的真空抽吸式、化学消毒式和生物处理与化学消毒相结合的方式。尽管真空抽吸式较为环保,但是系统维护复杂,而且造价高昂,还经常出现堵塞、漏气等现象。后两种处理方式都需要通过化学消毒,再直排出去,排放出去的产物势必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环保,高效而且能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封闭的内箱和外箱,所述内箱与外箱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和伴热装置;所述内箱中设置有多个隔板,将其分隔成一固液分离室、第一厌氧室、第二厌氧室、第一好氧室、第二好氧室和第三好氧室;所述各隔板的一端布满穿孔,且依所述隔板的排列顺序,所述穿孔在所述隔板上的位置上、下交错,以在液体流路上形成一曲折回路;所述固液分离室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一排污管和一通气管;所述第一厌氧室和第二厌氧室内放置有若干生物填料,且所述第一厌氧室的顶部设置有一菌种注入口;所述第一、二、三好氧室中均设置有曝气管,且每根所述曝气管设置有若干出气口向下的小孔,且每一所述曝气管连接一气泵;所述第一好氧室内设置有一加热器和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好氧室中设置有一液位传感器和若干膜组件,每一所述膜组件由若干束膜生物反应器组成,各所述膜组件的一端并联连接一出水管,各所述膜组件的另一端并联连接一支撑管,所述出水管并联连接一自吸泵和一反冲泵,所述自吸泵和反冲泵均通过管路连接列车上的中水箱;所述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液位感应器、自吸泵、反冲泵、气泵均电连接一预设有曝气量、温度、液位阈值和所述反冲泵的工作时间的CPU。
所述第三好氧室与所述第一厌氧室下部通过一管路连通,该管路上设置有一与所述CPU电连接的计量泵,以按照一回流比例将所述第三好氧室中的絮状沉淀物回流至所述第一厌氧室,所述回流比预设在所述CPU中。
所述固液分离室中设置有一筛网,所述筛网靠近所述第一厌氧室设置。
还包括一报警提示设备和一显示设备,均电连接所述CPU。
还包括一紫外消毒设备,所述紫外消毒设备设置在所述中水箱内。
所述固液分离室的排污管上设置有一球阀和一快速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云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伟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云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伟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0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扑气、正吹气机构
- 下一篇:一种动态永磁复合处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