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消音装置的汽车车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49986.6 | 申请日: | 2010-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名;陈世荣;王海林;刘强;马芳武;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 装置 汽车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降低噪音的汽车车门。
技术背景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体与空气摩擦产生风噪音,由于车体的震动,安装在车门上的装饰板与车门摩擦也会产生噪音,这些噪音和车外的其他噪音都会透过车门传到车内,车速越快,产生的噪音也越大。在乘客对乘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车内噪音的分贝值已成为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风噪音和装饰板振动噪音的治理解决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局在2009年8月2日公开的一份CN201287686Y号文献,该文献名称为《带消音垫的汽车车门内饰板》,文献所述的一种带消音垫的汽车车门内饰板,采用包括基板,卡装并固定在基板内侧右下部的防撞块,还包括固定在基板内侧左上部的消音垫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消音垫覆盖基板的范围较小,而且与防撞块分离设置,所以该技术方案存在着消音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音效果不理想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音效果明显的带消音装置的汽车车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消音装置的汽车车门,包括车门主体,与车门主体固定连接的装饰板,与装饰板固定连接的防撞装置,所述装饰板和防撞装置之间设有消音垫。防撞装置装在消音垫上,直接吸收防撞装置、装饰板的振动能量和透过车门的各种噪音的能量,消音效果明显。
作为优选,消音垫的大小与装饰板相同。消音垫覆盖整个装饰板,这样消音范围大。
作为优选,所述消音垫的厚度在5~10mm。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板设有与防撞装置的固定螺钉相配的螺纹孔,消音垫设与装饰板的螺纹孔相配的通孔。
所述防撞装置数量至少为1个,作为优选,所述防撞装置数量为8个,分上、下平行两排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装饰板和防撞装置之间设消音垫,使得汽车匀速在80km/h时,后排乘客外耳处声压级降2.9dB,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种带消音装置的汽车车门如图1、图2所示,取厚度为8mm的吸音棉按装饰板2的形状制成消音垫3,装饰板2铰制上、下平行两排均匀分布的8个与防撞装置4固定螺钉相配的螺纹孔,消音垫3铰制与装饰板2螺纹孔相配的通孔,在装饰板2的一侧面上均匀涂上一层胶,再将消音垫3平铺在胶上使通孔和螺纹孔对齐后压平,然后将防撞装置4上的固定螺钉穿过消音垫3上的通孔拧紧在装饰板2上的螺纹孔上,装配时将装饰板2嵌入车门主体1上,与汽车车门形成一个整体。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9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热释红外传感器监控、保护人身安全的装置
- 下一篇:矸石充填巷旁挤压成型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