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砷化铟红外光伏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9733.9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邓惠勇;王奇伟;吴杰;胡淑红;郭少令;陈鑫;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058 | 分类号: | H01L31/058;H01L31/0304;H01L3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砷化铟 红外光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薄膜太阳电池及热光伏器件,特别是指一种可以用作转换1~3μm波长范围的太阳辐射的太阳电池,拓宽了太阳电池的光谱利用范围,也可以用作转换热源温度为1000~3000K的热光伏器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无污染的优点,是解决未来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理想能源,各国政府均把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战略部署。然而,目前太阳电池发电的成本约为传统的电力的8倍(约5元/千瓦时),这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太阳电池的发电成本居高不下主要与二个因素有关,其一是高质量的原材料供不应求,其二与其光电转换效率低(约为12%)有关,特别是对于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军事与空间应用领域,光电转换效率是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指标。为了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人们作了不懈的努力来提高电池的制备技术和优化器件的参数,但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不容易,其根本原因是任何单一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响应频带范围相对于太阳光谱来说都太窄,只有用几种不同禁带宽度的材料分别响应光谱的高、中、低频区,并叠加它们的效应,才可能大幅度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电池(如Si、GaAs、CdTe、InGaAs等)主要是转换太阳辐射能量的可见光和很窄的近红外部分,大部分的红外光无法转换成电能,而红外光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3%,因此,若能够将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红外光转换成电能,这对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很有意义的。
热光伏电池是一种转换热辐射的器件,与太阳电池的原理相同,只是辐射源不同。与太阳电池相比,具有不受天气的影响的优势,是太阳电池的有益补充。由于热源辐射的峰值波长主要由热源的温度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由维恩位移定律来确定,即λ·T=2898(μm·K),因此,根据热源的温度不同,热光伏电池应选择不同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
InAs是一种可工作于室温的优良红外材料,室温下其禁带宽度为0.35eV,对应截止波长为3.5μm,因此,InAs光伏电池可转换1~3μm波长范围的太阳辐射的太阳电池,拓宽了太阳电池的光谱利用范围,也可以用作转换热源温度为1000~3000K的理想热光伏器件。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光伏电池及制备方法,可以用作转换1~3μm波长范围的太阳辐射的太阳电池,拓宽太阳电池的光谱利用范围,也可以用作转换热源温度为1000~3000K的热光伏器件。
本专利的InAs红外光伏电池,包括:Au背电极、n型非故意掺杂衬底、Zn掺杂p型外延层与栅状Au前电极,其特征在于:
p型外延层的厚度1~3μm;
栅状Au前电极的覆盖面积为5~20%。
本专利的InAs红外光伏电池的p型薄膜采用水平滑移的液相外延方法制备,其特征在于:
采用过冷冷却的方法制备p型薄膜,饱和溶液的过冷度为10~15℃;
溶液均匀温度高于生长温度25~35℃,降温速率为0.3~0.4℃/min。
本专利的InAs红外光伏电池的Au电极采用离子束溅射的方法制备,其特征在于:
电极材料为Au,厚度为30~50nm。
本专利的优点是:
1.可以用作转换1~3μm波长范围的太阳辐射的太阳电池,拓宽了太阳电池的光谱利用范围,也可以用作转换热源温度为1000~3000K的热光伏器件。
2.本专利结构简单,电池参数可以很容易通过调节工艺参数控制,制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InAs红外光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p型InAs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
图3为实施例的InAs红外光伏电池在AM1.5光照条件下的J-V曲线,其中插图为电池的暗J-V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衬底的清洗与溶液的配制:称量高纯In(7N)3.65365g,InAs单晶(5N)0.13124g,高纯Zn(7N)0.00551g。将10ml超净水倒入10ml盐酸(MOS级),用该溶液清洗In与Zn约1分钟;将6ml硝酸(MOS级)倒入10ml双氧水(MOS级),用该配比的溶液分别清洗InAs衬底与原料约70秒。然后分别用大量的超净水冲洗,接着分别用无水乙醇(MOS级)漂洗2次,最后用氮气吹干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9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