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斗式提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8940.2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碓冰和男;陈日兴;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17/30;B65G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给料装置,特别是一种斗式提升机。
背景技术
斗式提升机主要用于垂直提升块粒、粉状物料。斗式提升机的牵引构件可分为:链式、胶带式两种形式。斗式提升机的输送工作原理为振动给料机把物料通过振动形式进入与链条或胶带连接的一排料斗中,随着输送带或链提升到顶部,绕过顶轮后向下翻转,斗式提升机将物料倾入顶部的接受槽内。链传动的斗式提升机一般装有两条平行的传动链,上或下面有一对传动链轮,下或上面是一对改向链轮。斗式提升机一般都装有机壳,以防止斗式提升机中粉尘飞扬。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垂直提升物料的工业应用场合。在工业衡器的应用中,常用于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给料的周边装置。
上述现有的斗式提升机结构具有如下缺陷:
1.由于进口给料处的物料填充是靠振动给料,随着振动给料机的振幅的变化造成物料输送的不均匀性,使得进口给料的物料填充时快时慢,料斗填充时多时少;
2.由于提升机出口处料斗内的物料随着料斗靠行进反向的改变,靠重力而倾翻倒入顶部的接受槽内,但是往往由于倾翻的不彻底,造成多余的物料不能倒入接受槽内,而随着输送带或链的循环行进,将斗内的物料一起带到提升机的进口处,造成进口处行进料斗中的物料溢出;
2.原有的振动给料机驱动与斗式提升机的驱动装置启动信号没有实现有效、及时的连锁,即使有连锁信号,但由于缺少料层调整装置,还是容易造成进料溢出料斗;
3.上述的斗式提升机结构中的振动给料装置的振动幅值的调整很难将输送流量保持稳定;
4.一般的斗式提升机结构只有一个出料口,不能实现一机多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斗式提升机,它主要解决现有结构在使用中往往由于料斗倾翻的不彻底,造成多余的物料不能倒入接受槽内,而随着输送带或链的循环行进,将料斗内的物料一起带到提升机的进料口处,造成进料口处行进料斗中的物料溢出的技术问题,它能使物料输送量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斗式提升机,它包括具有进料口的提升机输送链,所述的进料口一侧具有振动给料机,所述的输送链上连接料斗;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口的料斗水平方向一侧设有一个反射式光电检测装置,进料口的料斗水平方向另一侧设有一个气动料层调节板;所述的反射式光电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气动料层调节板和振动给料机的控制信号接收端。
所述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料层调节板是气缸活塞的推杆连接闸板的结构。
所述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料层调节板的动作发讯是由反射式光电检测装置所控制。
所述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机具有三个出料口,每一个出料口均有控制开闭的气动阀门。
与现有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在进料口的料斗水平方向增设一个反射式光电检测装置,使输送料斗中的物料一旦超出设定值,便自动发讯;
2.由于在进料口的料斗水平方向增设一个气动料层调节板,一旦接收到光电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即可启动气缸活塞推杆推动闸板,从而档住多余的物料往上提升;
3.设在斗式提升机的进料方向的振动给料机,由于接收到光电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便自动停止运行,从而避免了多余的物料加到料斗;
4.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使得提升机在出口处料斗卸料倾入到顶部的接受槽时避免了物料的忽多忽少,使物料输送量恒定不变;
5.由于采取了三个出料口形式,每一个出料口均有气动阀门控制开闭,可分别间隔将物料倾入顶部的三个出口接受槽内,既能实现一机多用,又可节省大量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料控制机构框图;
图中:
1-输送链;
11-进料口;
2-振动给料机;
3-反射式光电检测装置;
4-气动料层调节板;
5-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8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部集中润滑系统
- 下一篇:节电多功能电子产品组装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