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inker移动通话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7168.2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4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1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inker 移动 通话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网络电话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inker移动通话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网络电话,通话质量容易受到网络好坏的影响,停电时候无法使用;传统的网络电话,需要安装宽带网络,方能使用,通话质量不够清晰,并且存在被偷听偷录的风险。
VOIP即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将模拟的声音讯号经过压缩与封包之后,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网络进行语音讯号的传输,通俗来说,也就是互联网电话或IP电话。VOIP网络电话,中文就是“通过IP数据包发送实现的语音业务”;VOIP技术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倡导的SIP协议,SIP技术基本上是基于动态Internet模式来建网的,它的网络不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而是一个扁平的单层次网络,呼叫流程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网有所不同。SIP模式的优点是与Internet紧密结合,适于开发新的、与互联网结合的语音应用;其缺点是在组网、管理、运营、计费方面的考虑还有待成熟,在与传统PSTN网的互联互通方面对一些非正常情况的处理还有待完善,在组建VoIP大网的实践方面,还有待积累经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inker(即邻客)移动通话平台,通话成本低,不受周围环境影响,通话质量清晰,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Linker移动通话平台,由软交换模块、软交换平台与邻客移动模块连接组成,所述软交换模块与邻客移动模块的信息传输都是通过所述软交换平台实现的。
所述软交换平台的一端连接所述软交换模块,另一端连接所述邻客移动模块,所述软交换模块与软交换平台之间、以及软交换平台与邻客移动模块之间可进行信息双向传输。
进一步,所述邻客移动模块连接一系统服务器,所述系统服务器通过E1中继网关连接联通模块,Linker移动的回拨就是通过上述模块实现的。
所述E1中继网关包含32个时隙,其中0时隙做时钟同步,16时隙一般做信令时隙。
所述邻客移动模块是自己研发的,可使用手机进行拨打。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内部局域网,一般是100M的带宽,各个设备通过一个两层交换机相连,有带宽保证,因此不受网络环境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及应用原理是:利用现有的NGN网络,构建linker移动通话平台,首先话务发起方即用户拨打linker移动通话平台接入码,所述linker移动通话平台接收到用户主叫号码后主动挂掉连接,在设定时间内以运营方的身份拨打到用户的话机上,用户摘机后第一个通话链路建立,此时对任何方均无话费产生,linker移动通话平台播放提示语音,用户拨打真正意义上的被叫号码,linker移动通话平台向被叫号码发起呼叫,同时给用户播放相应的提示语音,如被叫摘机则第二条链路建立同时系统平台把两条链路搭通,主被叫通话建立,通话完毕,系统记录下所述第二条链路产生的话单并按照相应费率,在用户的账户上扣除,该种方式有效降低了通话成本。
所述NGN网络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网络支持通用移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邻客移动,通话质量不受网络好坏影响,在停电的情况下照常使用,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电脑硬件或宽带网络,通话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linker移动通话平台由软交换模块1、软交换平台2与邻客移动模块3连接组成,所述软交换模块1与邻客移动模块3的信息传输都是通过所述软交换平台2实现的。
所述软交换平台2的一端连接所述软交换模块1,另一端连接所述邻客移动模块3,所述软交换模块1与软交换平台之间2、以及软交换平台2与邻客移动模块3之间可进行信息双向传输。
实施例:
参看图2,软交换模块1选用如图所示的华为softwich 3000软交换模块11,软交换平台2选用EVS软交换平台12,系统服务器选用阿木的AMU系统服务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7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