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电路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7140.9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图;但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67;F21V2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电路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散热器,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温电路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电路元器件工作过程中会通过一定的电流,尤其是大功率的元器件长时间工作会发热使温度升高,容易烧坏电路,减少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采用散热措施来降低元器件的温度。目前在CPU、大功率LED灯组等发热源中采用风机散热,如图1、图2所示,将散热器叠放在CPU或大功率LED灯组的电路板等发热源上,并与之紧密连接,再在散热器上叠放风机,风机直接对准散热器吹风散热,冷却散热器,并将发热源的热量带走。但在这种散热方式下,风机吹出来的风向两边分散,导致芯片或电路板中间的部分形成散热盲区,散热不充分,影响它们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的缺陷是:在风冷式散热电路中,冷却风往往只能对发热元件或发热电路的周边区域散热,无法对发热源的中央区域散热,就容易形成散热盲区,而这个散热盲区往往是发热源的最高温点,由于散热不均匀,影响了发热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电路散热器,能够消除散热盲区,使发热源充分均匀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温电路散热器,包括有发热源和散热器,散热器与发热源紧密连接,其关键在于:所述散热器内开有n条S型散热风道,S型散热风道的进口与冷却风源相通,出口与外界相通。
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S型散热通道能保证从进口进来的冷却风均匀扫过发热源与散热器的整个接触面,使整个接触面散热均匀,无散热盲区,发热源能充分散热。
所述S型散热风道的出口与干燥通道相通,在干燥通道内安装有发热源的驱动电路板。
干燥通道内风的流动,可以使驱动电路板保持干燥。
所述冷却风源为风机。
所述发热源为大功率LED灯组。
所述发热源为集成电路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不仅能使整个发热源散热均匀充分,还能保持发热源驱动电路板的干燥,提高了发热源和驱动电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大功率LED灯组散热结构图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CPU散热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S型散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一种高温电路散热器,包括有发热源1和散热器2,所述发热源1为大功率LED灯组,散热器2与发热源1紧密连接,所述散热器2内开有n条S型散热风道3,S型散热风道3的进口与冷却风源4相通,出口与外界相通。
所述S型散热风道3的出口与干燥通道5相通,在干燥通道5内安装有发热源1的驱动电路板6。
所述冷却风源4为风机。
其工作情况如下:
发热源1工作时会发热,导致发热源1与散热器2的接触面温度较高,冷却风源4产生冷却风进入S型散热通道3的进口,该冷却风均匀扫过发热源1与散热器2的所有接触面,并从出口进入干燥通道5到外界,在这个过程中,冷却风带走接触面的热量,使接触面散热均匀,从而保证发热源1充分散热,消除了现有设计中出现的散热盲区a,同时冷却风在流经干燥通道5的过程中,干燥了驱动电路板6,从而延长了发热源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发热源1为集成电路芯片,该电路芯片紧密贴合在散热器2的下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7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石网式自动反冲洗过滤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热元件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