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气门旁通供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47130.5 | 申请日: | 201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向东;曾伟;马文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D9/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气 旁通 供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气门供气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节气门旁通怠速供气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油车辆的节气门供气系统大都包括节气门阀体、如图2所示:该节气门阀体的输入口经进气管路与空滤器相通,该节气门阀体的输出口经送气管路与进气歧管相通,进气歧管连接在发动机上,发动机工作所产生的负压依次抽吸进气歧管、送气管路、节气门阀体、进气管路和空滤器里的干净空气。由于发动机在不同的海拔气压、气温等条件下,其怠速补气量是不同的,因此,发动机需要的氧气量也各不相同,为配合发动机燃烧需要,传统技术是在节气门阀体上安装一个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堵头,该堵头安装在节气门阀体的供气主通道内,步进电机接收ECU的控制,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进气歧管进气压力等数据,判断发动机的怠速工作状况,输出控制信号给步进电机,以驱动堵头移动,实现对供气主通道内开度的控制,完成节气门阀体内50%的空气流量控制。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每一个节气门阀体到要安装一个步进电机,这大大增加了节气门阀体的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大了节气门阀体的体积,不便于节气门阀体的安装,特别是在安装空间非常小的摩托车车上,大积节气门阀体的安装难度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取消步进电机,降低生产成本,减小节气门阀体主体体积,降低节气门阀体安装难度的节气门旁通供气装置,可靠实现节气门阀体内50%空气流量的稳定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表述一种节气门旁通供气装置,包括节气门阀体、该节气门阀体的输入口经进气管路与空滤器相通,该节气门阀体的输出口经送气管路与进气歧管相通,其关键在于:还包括定量旁通阀,该定量旁通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滤器相通,该定量旁通阀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歧管相通。
节气门阀体实现发动机所需50%的基本空气流量,定量旁通阀实现发动机所需50%的可调空气流量。
所述定量旁通阀的电控输入端连接在ECU上。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进气歧管进气压力等数据,判断发动机的怠速工作状况,ECU输出脉冲波控制定量旁通阀的通断,利用脉冲波的占空比控制旁通气路的流量,实现50%空气流量的稳定控制。
所述定量旁通阀的进气口经管路连接在所述空滤器上,该定量旁通阀的出气口经管路连接在所述送气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取消了步进电机,降低生产成本,减小节气门阀体主体体积,降低节气门阀体安装难度的节气门旁通供气装置,可靠实现节气门阀体内50%空气流量的稳定控制。节气门阀体和定量旁通阀的安装位置更灵活,降低了系统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节气门旁通供气装置,包括节气门阀体1、该节气门阀体1的输入口经进气管路2与空滤器3相通,该节气门阀体1的输出口经送气管路4与进气歧管5相通,还包括定量旁通阀6,该定量旁通阀6的进气口与所述空滤器3相通,该定量旁通阀6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歧管5相通。
所述定量旁通阀6的电控输入端连接在ECU7上。
所述定量旁通阀6的进气口经管路连接在所述空滤器3上,该定量旁通阀6的出气口经管路连接在所述送气管路4上。
其工作原理是: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进气歧管5进气压力等数据,判断发动机的怠速工作状况,ECU输出脉冲波控制定量旁通阀6的通断,利用脉冲波的占空比控制旁通气路的流量,实现50%空气流量的稳定控制。
节气门阀体1实现发动机所需50%的基本空气流量,定量旁通阀6实现发动机所需50%的可调空气流量。
尽管以上结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更改定量旁通阀6的进气口与气管路2连接,出气口与进气歧管5连接,由其他单片机电路控制等方式,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7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民航飞机燃油增压泵功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活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