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麻醉双腔回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7073.0 | 申请日: | 201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颜玉强;李子福;黄海生;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8 | 分类号: | A61M16/08;A61M39/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07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麻醉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麻醉科、ICU及急症室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麻醉回路管。
背景技术
全麻手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静脉麻醉;一种是吸入麻醉。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吸入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的方法。
一次性使用麻醉回路主要用于吸入麻醉,是用于连接麻醉机和麻醉通气系统,或称病人系统和麻醉呼吸回路,是与病人相连接的联合气路装置。麻醉由此系统提供麻醉混合气体传送给病人,同时,病人通过此系统进行呼吸。通气系统的结构或用法的不同,可影响病人吸入的混合气体的浓度。全身麻醉期间利用不同的通气系统来管理呼吸、调节吸入麻醉药浓度和剂量是临床麻醉工作的基本知识。
国内的麻醉呼吸气路主要由两根波纹管和Y型接头组成,在闭式环路麻醉机吸入和呼出活瓣两端各接一根波纹管,称为吸气和呼气管。通过Y形管与面罩式气管导管相连,一般长120cm(其他规格有150cm、180cm),其质量应符合ISO的规定标准,应作压力及扭折试验。压力试验是在螺纹管端连接标准金属塞,将它放入蒸馏水,周围施加20.0kPa的压力时应仍能保持管内的气密性。扭折试验是将螺纹管紧贴在一个直径为50mm的棒上进行缠绕,螺纹管不应产生扭折。
在多年的临床实际应用中,上述国内的麻醉呼吸气路显现出以下几个缺点:重量重,病人端的拉力较大,不舒适;医生的操作性不佳;波纹管的抗扁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量轻、操作方便、抗扁性好的一次性使用麻醉双腔回路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次性使用麻醉双腔回路管,包括波纹管,该波纹管的内腔通过设置隔膜筋隔离出呼气道、吸气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呼气道、吸气道各占波纹管内腔的一半。
所述隔膜筋的厚度为0.7mm。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是直接将传统的两根波纹管以及Y型接头一起合并为一根波纹管,重量轻、操作方便、抗扁性好,能有效的应用于全身麻醉。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重量轻,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麻醉双腔回路管,重量比目前麻醉科使用的回路重量要轻1/3,能够减少回路病人端的拉力;
二、可操作性方便,在由传统的两根波纹管合并为一根波纹管后,占的空间小,使医生不会有凌乱的感觉;
三、抗扁性好,新型的波纹管由于管中有一条隔膜筋,使其波纹管抗扁性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在麻醉机标准接头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麻醉双腔回路管,包括波纹管1,该波纹管1的内腔通过设置隔膜筋2隔离出呼气道3、吸气道4。其中,呼气道3、吸气道4各占波纹管1内腔的一半。隔膜筋2的厚度为0.7mm。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麻醉双腔回路管,一端连接在麻醉机的标准接头5上,另一端连接病人端,即呼吸过滤器(或和面罩),或者呼吸过滤器(或和气管插管)。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7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腔镜心脏手术用带芯股动脉插管
- 下一篇:一种带有活瓣的雾化吸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