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温器密封胶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6841.0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干明;吴晓飞;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温 密封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调温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调温器密封胶套。
技术背景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现有的普通调温器,由推杆、阀座、阀门、支架、弹簧和感应器等组成。车辆用调温器的基本原理为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到初开温度以上时,感应器推杆运动并带动阀门开启,使部分冷却液进入大循环散热。随着发动机温度继续升高,阀门继续开启,冷却液流量加大,散热加强,当主阀门达到全开状态时,大循环的流量达到最大,冷却系统散热能力达到极限,发动机温度开始下降。随着发动机温度的下降,感应器推杆在大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回落,主阀门逐渐关闭,通过大循环的冷却液流量也随之减小,发动机降温速度变慢,当发动机温度继续降低时,推杆继续回落,直至主阀门完全关闭,通过一段时间的动态调节,发动机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从而起到保护发动机的目的。现有的电子调温器在普通调温器的基础上增加了ECU控制功能,ECU收到相关指令后给电子调温器加热。
但是,对于上述介绍的调温器,它的密封胶套结构见图1所示,密封胶套的内壁为均匀的圆柱面,密封胶套与感温介质接触面为平面。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该结构的密封胶套在感应器内压到达20MPA以上时,密封胶套和推杆之间会产生泄漏,使感温介质损失,调温器性能衰退,而且其内壁与推杆间磨损也较强,长时间使用后密封胶套的密封性能会降低,产品寿命无法保证,从而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使调温器的感应器内压过高时,仍然具备良好密封性能且耐久性能好的调温器密封胶套。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调温器密封胶套,其特征在于:调温器密封胶套内壁沿其周向设有橡胶凸缘,调温器密封胶套与调温器感温介质接触的接触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
所述橡胶凸缘沿调温器密封胶套的轴向至少设置两道,相邻两道橡胶凸缘的波峰之间的距离D的范围为1~3mm。
所述橡胶凸缘的凸起高度A的范围为0.2~1.6mm。
所述环形凹槽的凹进深度B的范围为1.8~3.0mm。
所述环形凹槽的两槽壁间的夹角C的范围为20°~80°。
所述相邻两道橡胶凸缘之间设置有密封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在调温器密封胶套的内壁上设置橡胶凸缘可以减少调温器密封胶套与推杆之间的磨损,提高其耐久性能;通过调温器密封胶套与调温器感温介质接触的接触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的设计,使得当感温介质由固体融化成液体后,液体进入环形凹槽内对环形凹槽径向提供压力,加强了调温器密封胶套的密封效果。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调温器容易泄漏感温介质以及调温器耐久性能不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使调温器性能更稳定、更耐久,从而起到更有效的保护发动机,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和减少有害尾气排放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调温器密封橡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到调温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调温器密封胶套、2-橡胶凸缘、3-环形凹槽、4-感温蜡腔体、5-感应器推杆、6-阀门、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调温器密封胶套,它的内壁沿其周向设有橡胶凸缘2,该结构可以减少调温器密封胶套1与感应器推杆5之间的磨损,调温器密封胶套1与调温器感温介质接触的接触面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3。该环形凹槽3使得当感温介质由固体融化成液体后,液体进入环形凹槽3内从而对环形凹槽3径向提供压力,加强了调温器密封胶套1的密封效果。上述感温介质优选感温蜡。
上述技术方案中,橡胶凸缘2沿调温器密封胶套1的轴向至少设置两道,最好为三道。相邻两道橡胶凸缘2的波峰之间的距离D的范围设计为1~3mm。并且,相邻两道橡胶凸缘2之间设置有密封脂。通过接触面的减小和润滑脂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了调温器密封胶套1与感应器推杆5之间的磨损,使得调温器密封胶套1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为使调温器密封胶套1更好的配合感应器推杆5,橡胶凸缘2的凸起高度A的范围设计为0.2~1.6mm。环形凹槽3的凹进深度B的范围设计为1.8~3.0mm。环形凹槽3的两槽壁间的夹角C的范围设计为2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6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汽油机熄火开关安装结构
- 下一篇:通用汽油机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