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6435.4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明;田军;李双会;刘宝龙;吴宗之;刘铁民;耿凤;董会君;王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B27/00 | 分类号: | A6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颗粒 呼吸器 效率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仓,尤其涉及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中要求对呼吸防护用品的粉尘过滤效率进行测定,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过滤效率检测设备是TSI 8130过滤效率测试仪,该仪器的夹具适合检测平面样品,然而对于随弃式面罩和更换式半面罩这样的立体产品则无法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国内外常用的过滤效率检测设备TSI 8130过滤效率测试仪对于随弃式面罩和更换式半面罩无法进行检测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包括检测上盖、检测仓体和检测下盖,所述检测上盖和检测仓体的上端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检测上盖具有一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大小和过滤效率检测设备的上夹具套口大小相匹配;所述检测下盖和检测仓体的下端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检测下盖具有一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的使用增加了TSI-8130型自动过滤测试仪的测试范围,使其不但能测试平面样品的过滤效率,同时也能够检测随弃式和可更换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检测上盖通过密封圈和检测仓体的上端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检测下盖通过密封圈和检测仓体的下端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效率检测设备为TSI-8130型自动过滤测试仪。
进一步,所述检测上盖和检测仓体的上端分体设置,所述检测下盖和检测仓体的下端一体设置。
进一步,所述检测上盖和检测仓体的上端一体设置,所述检测下盖和检测仓体的下端分体设置。
进一步,所述检测上盖和检测仓体的上端分体设置,所述检测下盖和检测仓体的下端分体设置。
进一步,所述检测上盖上具有一圆柱体形的凹槽,所述进气孔位于该凹槽的底部;所述检测下盖上具有一圆柱体形的凹槽,所述出气孔位于该凹槽的底部,所述出气孔的大小和过滤效率检测设备的下夹具套口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检测上盖具有一圆柱体形的凹槽,所述进气孔位于该凹槽的底部;所述检测下盖的出气孔内贯穿有一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一端连接有第一空心结构支架,所述第一空心结构支架和出气通道相贯通并位于检测下盖的上方;所述出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空心结构支架,所述第二空心结构支架和出气通道相贯通并位于检测下盖的下方,所述第二空心结构支架的大小和过滤效率检测设备的下夹具套口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检测仓体内设置有一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支架设置于检测下盖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检测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支架本体具有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设置于支架本体内;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和第二空腔相贯通,另一端与支架本体的第一底面相贯通并在第一底面上形成第一圆孔;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和第一空腔相贯通,另一端与支架本体的第二底面相贯通并在第二底面上形成第二圆孔,所述第二空腔的大小和第一空心结构支架的大小相适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第二实施例中检测上盖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第二实施例中检测下盖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第二实施例中检测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效率检测仓第二实施例中检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6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除尘器绝缘瓷套防结露结构
- 下一篇:电子抗噪耳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