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飞边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6002.9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虞安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广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6 | 分类号: | B21D28/1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飞边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料装置,尤其是一种压飞边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锻造过程中对于需要模切的锻件往往会配合卸料装置来进行,因为在锻造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锻件飞边,如不及时去除,则会对下一工序产生不良影响。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挡板和切边冲头,切边冲头和冲床的动力装置联动,卸料挡板固定于切边用的阴模上方,切边冲头端部截面和阴模的形状大小一致。当锻件于阴模上时,动力装置带动切边冲头挤压锻件,切边冲头将锻件切下,切边冲头切后自行回位,则锻件通过阴模掉到冲床下的储料框内,切边被卸料挡板挡住脱离,由工人取走。但是在锻件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人摆放料的位置不同和每次锻件大小的差异,则每次锻件周壁所产生的飞边形状将各不一样,大小也不均匀。有些较小锻件成型后其飞边往往不会被卸料挡板卸下来,有些甚至会粘挂在切后的锻件上,由于这些粘挂在锻件上的飞边冷却后边的坚硬,从而迫使生产厂家不得不增加打磨工序来排除粘挂在锻件上的飞边。打磨排除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容易造成因锻件上残留的毛刺而影响锻件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切边过程中自动可压住飞边,并且不会残留飞边在锻件上的压飞边卸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飞边卸料装置,包括开有卸料孔的卸料挡板及与冲床动力装置联动的切边冲头,其特征是:所述卸料挡板上至少固定安装有两根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相对与卸料挡板固定一端的另一端套设有可沿连接螺栓轴向活动的连接板,连接螺栓上套设有与卸料挡板和连接板相抵触的复位弹簧,切边冲头固定于连接板上,切边冲头的工作端面位于卸料挡板和连接板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边冲头切锻件的时候,卸料挡板首先与锻件相接触并抵压在锻件上,切边冲头继续下行时,复位弹簧压力增大并传递给卸料挡板,这时未切的锻件飞边被卸料挡板压住,随着切边冲头的继续下行,锻件被切边冲头切下并掉落至下方的储料框内,飞边还是被卸料挡板紧压着,此时切边冲头上行,卸料挡板上的压力逐渐消除,飞边处于自由状态并被留在切边阴模上面,而不会残留在锻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相对于复位弹簧所在侧面的另一侧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套设于连接螺栓上,所述切边冲头轴线所对位置与冲床上阴模中心相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螺母可以沿连接螺栓自由选择移动,从而来调节复位弹簧在被压缩时初始的弹力,根据锻件要求的不同实现切边冲头的工作端面位于卸料挡板和连接板件的初始平面所在位置的调节。切边冲头轴线所对位置与冲床上阴模中心相对,从而提高了切边冲头施力于锻件上时,锻件所受理的平衡,提高锻件生产的稳定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边冲头的工作端面和卸料挡板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所述卸料挡板上开设的卸料孔形状与切边冲头形状大小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边冲头的工作端面和卸料挡板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即使得切边冲头和锻件间的距离减少,从而使得切边冲头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时的精度也得到相应提高。而卸料挡板上开设的卸料孔形状与切边冲头形状大小一致,则保证了在飞边偏小的地方,飞边也会被卸料挡板卸下,同时也提高了锻件生产的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卸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开有卸料孔21的卸料挡板2及与冲床动力装置6联动的切边冲头1,该卸料挡板2为长方形,卸料挡板2上开设的卸料孔21形状与切边冲头1形状大小一致,卸料挡板2四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螺栓4,连接螺栓4相对与卸料挡板2固定一端的另一端套设有可沿连接螺栓轴4向活动的连接板5,调节螺母42套设于连接螺栓4上,连接螺栓4上套设有与卸料挡板2和连接板5相抵触的复位弹簧41,该连接板5相对于复位弹簧41所在侧面的另一侧设有调节螺母42,切边冲头1固定于连接板5上,切边冲头1的工作端面和卸料挡板2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切边冲头1轴线所对位置与冲床上阴模3中心相对。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切边冲头1切锻件的时候,卸料挡板2首先与锻件相接触并抵压在锻件上,切边冲头1继续下行时,复位弹簧41压力增大并传递给卸料挡板2,这时未切的锻件飞边被卸料挡板2压住,随着切边冲头的继续下行,锻件被切边冲头1切下并掉落至下方的储料框内,飞边还是被卸料挡板2紧压着,此时切边冲头1上行,卸料挡板2上的压力逐渐消除,飞边处于自由状态并被留在切边阴模3上面,而不会残留在锻件上。调节螺母42可以沿连接螺栓4自由选择移动,从而来调节复位弹簧42在被压缩时初始的弹力,根据锻件要求的不同实现切边冲头的工作端面位于卸料挡板2和连接板件5的初始平面所在位置的调节。切边冲头1轴线所对位置与冲床上阴模3中心相对,从而提高了切边冲头1施力于锻件上时,锻件所受理的平衡,提高锻件生产的稳定和精度。切边冲头1的工作端面和卸料挡板2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即使得切边冲头1和锻件间的距离减少,从而使得切边冲头1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时的精度也得到相应提高。而卸料挡板2上开设的卸料孔形状与切边冲头1形状大小一致,则保证了在飞边偏小的地方,飞边也会被卸料挡板2卸下,同时也提高了锻件生产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广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广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6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