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水压传动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45928.6 | 申请日: | 201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生;万宇红;金承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水压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设备领域,尤其是水压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压传动设备普遍采用液压油作为传动介质,而且有多种成熟的泵体与阀门,用以实现多种功能与应用。但是在诸如核反应堆、矿井等易燃易爆场合,或者水上乐园需要避免矿物油对净水产生污染的场合,需要采用水压设备进行控制。但是由于水粘度低、润滑性差、温升快、气蚀性强等特性,限制了其作为液压传动介质的应用,且不能直接采用成熟的液压油泵体与阀门,进一步增加了水压传动系统设计与应用的难度。
在一些水上乐园的表演游乐设施,需要同步控制多个水闸门的开关动作,设备长期浸泡在水中,因此不能采用对水质有污染油压设备;如果采用气动控制,则需要庞大的储气罐才能实现10T载荷闸门的驱动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矿物油液压传动系统难以满足特殊应用场合的要求,提供一种同步水压传动系统,从而可以同步控制多个水闸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步水压传动系统,由供水模块、控制阀组、同步水压缸组与补水排气模块四个模块组成,所述的供水模块通过水泵给系统供水;控制阀组的进水口通过三通接头,一路分流给串联连接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单向阀,此路的出口连通于同步水压缸组的第一水压缸的无杆腔,同时通过第三电磁阀与回水出口连通;另一路分流给串联连接的第二电磁阀与第二单向阀,此路的出口连通于同步水压缸组的最末水压缸的有杆腔,同时通过第四电磁阀与回水出口连通;同步水压缸组由多个水压缸组成,前一个水压缸的有杆腔与后一个水压缸的无杆腔通过中间连通管路串联连接;在中间连通管路上设置有排气管路和补水管路,分别与补水排气模块的排气接头和补水球阀相连。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同步水压传动系统的前一个水压缸的有杆腔有效工作面积等于后一个水压缸的无杆腔有效工作面积;
同步水压传动系统的水压缸在活塞杆上端安装吊头,另一端安装活塞,活塞在缸体内部作往复运动;缸体上端安装有导向套;缸体上部设置有杆腔入口,下端设置无杆腔入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来水作为液压传动介质,节能环保、定位准确,避免了液压油污染水质,不仅满足了特殊应用场合需求,而且可以直接与泳池的水进行交换,解决了水压系统的温升问题,避免水的气化,同时减少了设备专用降温装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四台二位二通电磁阀与两台单向阀连接,有效的解决了水压设备元器件种类较少的问题,采用成熟的简单元器件组合实现了高压大流量的三位四通阀功能,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控制同步水压缸组的同步运动,实现了多个水闸门的同步开关动作。通过补水排气模块的排气接头和补水球阀工作,解决了水压缸的泄露问题,保证水压缸的同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压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平面设施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水压缸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水压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供水模块100、控制阀组200、同步水压缸组300与补水排气模块400四个模块组成,供水模块100负责供水给整个系统,通过控制阀组200不同电磁阀的工作实现水流转向,从而驱动串连同步水压缸组300,完成水压缸活塞杆的升降动作,一段工作时间后通过补水排气模块400对同步水压缸组300的中间连通管路进行补水排气,保证两个水压缸的同步性。
如图1、图2所示,供水模块100由电机104驱动三柱塞高压水泵105从水箱103中供水给系统的供水管道108,通过压力表102显示系统工作压力,蓄能器101实现平稳系统减震降噪的功能,通过旁通电磁阀107连通至回水管道109保证水泵待工作时泵站的水循环,通过不锈钢溢流阀106连通至回水管道109,可以在系统工作时使过压的水回流至水箱103,保护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59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防夹手消防安全推栓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机车风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