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辆输送/回油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5368.4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1 | 分类号: | F16L11/11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3157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辆 输送 油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辆输送/回油油管,主要是用在车辆发动机油箱中根据车辆用油和给油的量的控制要求,及时给车辆输送燃料,同时将未燃烧的残油可以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箱,节省燃料,同时此产品由于密封性好防止泄露和污染环境,使车辆工作平稳避免事故发生,属于汽车部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汽车厂家使用的油管大部分是采用金属铜管(甚至有些车辆还用铁管)或者是尼龙塑料光管,这两类产品各有各的弊端,金属管在装配时困难,特别是一些拐弯的地方或贼小的地方很难装配,并且对车子抖动厉害的情况下容易脱落和破裂,尼龙塑料光管装配各方面和震动的情况下还可以,但对温度骤变时的热胀冷缩方面影响给油量,增加成本,同时爆破力也受到限制。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输送/回油油管,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金属油管和尼龙光管与其他零件装配不方便、装配后密封性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车辆输送/回油油管,主要是用在车辆发动机油箱中根据车辆用油和给油的量的控制要求,及时给车辆输送燃料,同时将未燃烧的残油可以通过回油管流回油箱,节省燃料,同时此产品由于密封性好防止泄露和污染环境,使车辆工作平稳避免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车辆输送/回油油管,包括油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本体的两个端部为光管,两个端部之间设置中间采取波纹管;所述端部外设置凸起筋。
其中,所述波纹管的数量为复数个。
其中,所述波纹管之间设置光管。
其中,所述端部的凸起筋的数量为2-4个。
其中,所述端部为光管,所述光管内壁设置倒齿。
另外根据车辆空间位置的不同可以中间多节采用光管和波纹管,对于有些空间特别要求的可以采取热定型的方式进行弯曲定型,形成不同的形状,这样可以便于在不同空间进行装配而互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辆油泵快速装配不用紧箍卡扣再锁紧,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同时在油泵拐弯处由于产品被设计成波纹管,利用波纹本身的自由弯曲和伸缩可以轻松装配在油泵和油箱接头上,接头拔出力大于200g(牛顿),远远大于金属油管和光管的接头拔出力,起到很好的连接和密封作用,同时在车辆剧烈运动和抖动时由于管内波纹管减缓油的抖动而及时按量给车辆提供充分的燃料,保证车辆的平稳运行和车辆行驶安全,避免由于油管从接头脱落造成行车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产品采用进口尼龙11(PA11材料,蓖麻油提炼而合成树脂),具有超强的柔韧性和耐各种化学试剂性,避免由于在发动机油箱在恶劣环境中各种试剂的腐蚀而影响其基本性能,减缓产品的老化性和柔韧性。
2.本产品的爆破压力可以达到20MPa(兆帕斯卡)以上;正常车辆一般要求5~7MPa(兆帕斯卡))。
3.气密性在10巴的压力下保持1分钟无泄漏情况发生。
4.接头拔出力大于200g(牛顿);正常车辆一般要求100g(牛顿)。
5.汽油浸泡1年无发涨现象。
6.所述油管的生产设备简易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便于维修和更换,同时减少原料废料。
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在主机厂采用快装简易工装快速装配,效率高,同时减少很多装配金属管用到的笨重装配设备,大大减少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弯折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弯折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油泵法兰和接头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
100为油管本体,110为端部,111为凸起筋,112为倒齿,120为波纹管,130为光管。
200为夹紧工装,300为油泵法兰,310为法兰接头,311凸起筋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汽车车辆输送/回油油管,如图1-2所示,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包括油管本体100,油管本体100的两个端部110为光管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5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