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热塑性弹性体输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4379.0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学进;邢玉珊;岳春良;张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塑性 弹性体 输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热塑性弹性体(TPE)输血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一次性使用输血器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其一般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液体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接头,由输液导管将它们串连在一起。现有输血器大多采用聚氯乙烯(PVC)材料制造。而聚氯乙烯塑料本身较硬,不适合做导管、滴斗等输血器组件,因而需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及其他助剂,使其变得柔软和有弹性。但是当这种改性后的PVC塑料制成的输血器,如滴斗、导管等,与药液接触时,该PVC塑料中的增塑剂、稳定剂等就会渗出,污染药液,并与药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一定程度上损害病人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效果。废弃的聚氯乙烯燃烧处理比较困难,掩埋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焚烧会产生氯化氢和二噁英气体,氯化氢会形成酸雨,二噁英气体是致癌物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不含有害添加剂的一次性使用热塑性弹性体输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热塑性弹性体(TPE)输血器,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静脉输液针,由导管将它们串联在一起,导管外部卡夹有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说滴斗上部设有与导管连接的滴管,滴斗盖上设有加药口,滴斗内设有支架网,滴斗、导管、滴管、滴斗盖由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有与血液接触的组成部件都采用非PVC材料制作。支架网位于滴斗中间部位,增加了滴斗内部结构的支撑力,使滴斗在灭菌以及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扁瘪的现象。采用热塑性弹性体(TPE)制作的滴斗、滴斗盖、输液导管,其稳定高,更具有安全性、可靠性,而且力学性能好。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过去聚氯乙烯(PVC)输血器中由于添加增塑剂(DEHP)而造成的危害;TPE输血器无氯乙烯化合物,无DEHP添加剂,无任何致癌物质,其采用的材料是最安全的无极性聚烯烃,材料中无化学添加剂、无毒性,对药物无吸附、无化学反应,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其构造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2.瓶塞穿刺器,3.导管,4.滴斗盖,5.滴管,6.支架网,7.滴斗,8.流量调节器,9.外圆锥接头,10.静脉输液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次性使用热塑性弹性体(TPE)输血器,包括瓶塞穿刺器2、滴斗盖4、滴斗7、流量调节器8、静脉输液针10,由导管3依次将瓶塞穿刺器2、滴斗7、静脉输液针10串联在一起。导管3外部卡夹有流量调节器8。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瓶塞穿刺器,瓶塞穿刺器2上设有护套1。滴斗7用来观察输血流量,其上设有滴斗盖4和与导管3连接的滴管5,滴斗盖4上设有加药口,加药口方便在输血过程中或者输血前后的加药需要。流量调节器8用来调节、控制输血流量。静脉输液针10通过外圆锥接头9与导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说滴斗7上部设有与导管3连接的滴管5,滴斗盖4上设有加药口,滴斗7内设有支架网6。支架网6上部敞口,下部为自然的网袋结构,如图1所示。支架网6位于滴斗7中间部位,增加了滴斗7内部结构的支撑力,使滴斗7在灭菌以及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扁瘪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滴斗7、导管3、滴管5、滴斗盖4由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制成。瓶塞穿刺器2、流量调节器8采用ABS树脂制造,滴斗7和滴斗盖4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ABS树脂制造的流量调节器8安装在下游导管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4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