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冷却水塔冬季结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4212.4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吴铁巍;冯志新;李志强;邹为炜;刘晓玉;柳军;胡洪旭;廉法勇;刘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H03K17/94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冷却 水塔 冬季 结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冷却水塔冬季结冰的风机反正转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强制排风冷却水塔是在冷却塔下部百叶窗进风,在顶部风机出口排风,形成强制对流冷却。其工作原理是:冷却水通过管路在冷却塔内的顶部由若干个喷嘴喷淋到塔内上半部的填料上,经过填料滴落到冷却塔底部收集池。而塔内的气流是从冷却塔下半部的百叶窗风口处吸风,通过冷却塔顶部风机强制排出。填料的作用是增大气流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经对流和蒸发将冷却水的热量交换掉,被交换掉的热量从顶部风机排掉,从而达到冷却的目的。
由于冷却塔内部已经被冷却的水在滴落时,有一部分溅落到冷却塔下部的进风口处的百叶窗上,而在冬季由于环境温度低,使溅落到百叶窗上的水结冰,导致入风口变小,使进风量减少,甚至百叶窗被冰封死,严重影响冷却效果。此时必须进行人工除冰。由于冷却塔比较高大,在人工除冰作业时都需在高空作业,作业效率极低;加之冰层厚重湿滑,存在极大的人身安全隐患,不但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大,而且除冰时极易损坏百叶窗,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同时除冰不彻底,难以达到理想的除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全节能,省时省力,能充分利用冷却水自身热量,防止冷却水塔入风口百叶窗冬季结冰的装置。其具体解决方案是:
一种防止冷却水塔冬季结冰装置,在冷却塔风机控制电路中增设反转回路 接触器KM2、机旁反转启动按钮SF2、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PLC远程控制反转启动信号KF2、时间继电器KT、反转指示灯HG2、反转允许指示灯HR1,并在正转回路接触器KM1中增加两对常闭辅助触点21、22和端子23、24,在机旁/远程选择转换开关SAE上增加两对触点5、6和端子7、8。
反转回路接触器KM2的主端子1、3、5分别接在正转回路接触器KM1的主端子1、3、5上,反转回路接触器KM2的主端子2、4、6分别接到正转回路接触器KM1的主端子2、6、4上;机旁/远程选择转换开关SAE的端子5、7接在机旁/远程选择转换开关SAE的端子3上,机旁/远程选择转换开关SAE的端子6连接机旁反转启动按钮SF2的端子11,机旁/远程选择转换开关SAE的端子7接在反转回路接触器KM2的端子13上,机旁/远程选择转换开关SAE的端子8连接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远程控制反转启动信号KF2的端子101;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远程控制反转启动信号KF2的端子102接到反转指示灯HG2的端子A1,反转指示灯HG2的端子A2接到控制电源零线N上,机旁反转启动按钮SF2)的端子12分别连接正转回路接触器KM1的常闭辅助触点的端子23、反转回路接触器KM2的常开辅助触点端子14及可编程序控制器远程控制反转启动信号KF2的端子102;正转回路接触器KM1的端子24接到时间继电器KT触点的端子11,时间继电器KT的端子12接到反转回路接触器KM2的线圈A1上,反转回路接触器KM2的端子A2接到控制电源零线N上,反转回路接触器KM2的端子23接到正转回路接触器KM1的线圈A1上,正转回路接触器KM1的端子A2接到控制电源零线N上,反转回路接触器KM2的端子24接到机旁正转启动按钮SF1的端子12上;正转回路接触器KM1的常闭辅助触点端子21接到控制回路断路器QF1上,正转回路接触器KM1的常闭辅助触点端子22接到时间继电器KT线圈的端子T2上,时间继电器KT线圈的端子T1接到控制电 源零线N上;允许指示灯HR1的端子A1、A2分别连接时间继电器KT线圈的端子T1、T2。
由于本实用新型重新设计风机电气控制电路,在不影响风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实现反转,使冷却塔内的气流倒流,风机从塔顶吸入空气,将冷却水的热量由冷却塔下部的百叶窗排出,利用冷却水自身热量,使溅落到百叶窗上的水不会凝结成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节能安全,运行可靠,避免了人工除冰费时费力,既不安全又效果不好的弊端,达到彻底无冰的理想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为防止冷却水塔冬季结冰装置电气接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4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单级双吸离心泵
- 下一篇:压缩机泵体的运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