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摄录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4120.6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鄢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26;H04N5/76;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49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摄录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录仪。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取证在安防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公安、边防、银行、油田等各个行业。
当前,主流的视频监控设备按监控范围可分为固定地点监控和车载监控两种。固定地点监控就是将摄像头对准某个特点地点,如交通路口、银行柜台等,然后对图像实时摄录,并将摄录的视频图像通过有线的方式传送至监控中心进行存储,这种固定地点监控设备一旦设备安装好以后,监控范围也就固定了,对于监控范围以外的景象不能实施监控;车载监控则相对灵活一些,只要车到达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监控,但监控设备也是固定在车上的,也只能监控到以车为中心的每个范围内,并且监控设备也是通过有线方式与监控中心进行连接。
不管是上述固定地点监控还是车载监控,其数据传输都存在不方便的缺点,现有的摄录机要金属数据传输,基本上都是将存储的视频图像通过有线的方式接到外部计算机或者监控中心,传输过程受到“有线”的限制,存在极大的不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实现视频数据无线传输的摄录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摄录仪,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摄像头,壳体内设置有CPU处理器、数模转换电路、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存储模块,摄像头与数模转换电路相连,数模转换电路、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存储模块均与CPU处理器相连,并且CPU处理器、数模转换电路、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和存储模块均集成在一块主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CPU处理器相连的USB接口,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WIFI模块,该WIFI模块通过USB接口与所述主电路板相连,壳体上还设置天线,该天线与所述WIFI模块相连。
较好的,所述CPU处理器采用嵌入式ARM处理器,所述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采用支持MPEG4压缩的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采用嵌入式ARM处理器,采用支持MPEG4压缩的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能使主电路板的结构紧凑、小巧,从而能使整个摄录仪做到结构小巧的目的,能节约放着摄录仪的空间,并能为用户提供高集成度,低成本的摄录仪。
所述存储模块为SD卡或微型硬盘,可以用于存放大量的采集视频图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内嵌WIFI模块将摄录仪采集的视频图像信号进行发送,可以直接与支持WIFI功能的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利用支持WIFI功能的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自带的视频播放软件进行视频监控;并且WIFI模块与主电路板之间采用USB接口连接,是松耦合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更换WIFI模块,比如,如果需要远距离传输,可以采用高功率的WIFI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摄录仪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摄录仪,其包括壳体1,壳体的体积大致为名片盒一半大小,壳体1上设置有摄像头2和用于发射的天线5,摄像头2采用CCD摄像头或其他微型摄像头,壳体1内设置有CPU处理器9、数模转换电路10、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8、存储模块7和WIFI模块4,摄像头2与数模转换电路10相连,数模转换电路10、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8、存储模块7均与CPU处理器9相连,并且CPU处理器9、数模转换电路10、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8和存储模块7均集成在一块主电路板上,而WIFI模块4通过USB接口与所述主电路板中CPU处理器9相连,用于发射的天线5与WIFI模块4相连。所述CPU处理器采用嵌入式ARM处理器,所述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采用常规的支持MPEG4压缩的视频压缩/解压缩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为SD卡或微型硬盘。数模转换电路采用常规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4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