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3826.0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继华 |
主分类号: | B22D41/58 | 分类号: | B22D41/58;C21C7/072;F16L37/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底吹氩 自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很多钢厂现有使用的一种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它主要由母接头和公接头构成。母接头固定在钢包上,公接头设置在钢包车上。母接头含有固定套、导杆、弹簧、出气管。导杆的下端为凹球面结构形状,导杆内设有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的出口位于导杆的上端面上、其进口位于导杆下端的凹球面上,该通气通道进口的周边凹球面上设有O型槽,O型封密圈安装在该O型槽中。出气管的上端设置在固定套的上端面上、其下端位于导杆的通气通道中,导杆的通气通道可以相对于出气管上下移动,出气管上设有多个密封圈,以防出气管与通气通道之间的漏气。公接头为凸球面结构形状,该凸球面结构形状与母接头导杆下端的凹球面结构形状相配,公接头中设有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的出口位于公接头的凸球面上,进气通道的出口段为锥体形状,公接头含有单向阀,单向阀含有阀芯体,该阀芯体的上端部为锥体结构形状与进气通道出口段的锥体形状相配,阀芯体的下端部套装有弹簧,阀芯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其上端部被紧压在进气通道的出口段。母接头的通气通道的进口与公接头进气通道出口相对应。工作时,当固定在钢包上的母接头压向设置在钢包车上的公接头时,即母接头导杆下端凹球面上的通气通道的进口压向公接头凸球面上的进气通道出口,位于公接头凸球面外侧的单向阀阀芯体的上端部的顶部被压下,即单向阀被打开,这时钢包底吹氩控制系统控制的氩气从公接头的进气通道进入其内,经单向阀从进气通道的出口流出,流出的氩气从母接头的通气通道的进口进入其内,经通气通道的出口进入出气管,再经与出气管相连的输气管进入钢包内,吹氩结束后,母接头和公接头分离。由于母接头固定在钢包上,母接头的温度一直较高,因此位于母接头导杆下端凹球面通气通道进口周边的O型槽内的O型封密圈容易损坏,导致漏气现象的发生。另外,母接头出气管上设有的多个密封圈,同样因母接头的温度较高,因此容易损坏,导致漏气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该装置可以避免在工作时因母接头的温度较高而造成漏气现象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它含有母接头和公接头,母接头固定在钢包上,公接头设置在钢包车上,母接头含有固定套、导杆、弹簧、出气管,导杆的下端为凹球面结构形状,导杆内设有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的出口位于导杆的上端面上、其进口位于导杆下端的凹球面上,公接头为凸球面结构形状,该凸球面结构形状与母接头导杆下端的凹球面结构形状相配,公接头中设有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的出口位于公接头的凸球面上,母接头的通气通道的进口与公接头进气通道出口相对应,所述公接头进气通道出口的周边凸球面上设有O型槽,该O型槽中设有O型封密圈,所述出气管的下端口固定在所述母接头导杆通气通道的出口,出气管的上端部穿过固定套且可相对其上下移动,出气管的上端口通过一段金属软管与接入钢包的输气管相连。
由于在公接头进气通道出口的周边凸球面上设有O型槽,O型封密圈安装在该O型槽中,且只有在吹氩时母接头和公接头才配对在一起,因此时间较短,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母接头的温度一直较高,使O型封密圈容易损坏而造成该处漏气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出气管的下端口固定在母接头导杆通气通道的出口,其上端部穿过固定套且可相对其上下移动,出气管的上端口通过一段金属软管与接入钢包的输气管相连,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母接头温度一直较高,而造成出气管上的多个密封圈损坏而导致该处漏气现象的发生。综上所述,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可以避免在工作时因母接头的温度较高而造成漏气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的母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的公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接头,2.阀芯体,3.弹簧,4.进气通道,5.凸球面,6.O型封密圈,7.凹球面,8.通气通道,9.固定套,10.导杆,11.出口,12.出气管,13.母接头,14.弹簧,15.O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含有母接头13和公接头1。母接头13固定在钢包上,公接头1设置在钢包车上。母接头13含有固定套9、导杆10、弹簧14、出气管12。导杆10的下端为凹球面7的结构形状,导杆10内设有通气通道8,该通气通道8的出口11位于导杆10的上端面上、其进口位于导杆10下端的凹球面7上。弹簧14套装在导杆10的外侧,弹簧14的上端与固定套9的内壁相连,弹簧14的下端与导杆10相连,导杆10可相对固定套9上下移动。公接头1为凸球面5的结构形状,该凸球面5的结构形状与母接头13的导杆10下端的凹球面7的结构形状相配。公接头1中设有进气通道4,该进气通道4的出口位于公接头1的凸球面5上、其进口位于公接头1的下部。进气通道4的出口段为锥体形状。公接头1含有单向阀,单向阀含有阀芯体2,该阀芯体2的上端部为锥体结构形状与进气通道4出口段的锥体形状相配。阀芯体2的下端部套装有弹簧3,阀芯体2在弹簧3的作用下其上端部被紧压在进气通道4的出口段,以阻断气体的流动,阀芯体2的上端部的顶部穿过公接头1的凸球面5上的进气通道4的出口位于凸球面5的外侧。母接头13的通气通道8的进口与公接头1进气通道4的出口相对应。公接头1的进气通道4的出口的周边凸球面5上设有O型槽15,O型封密圈6安装在该O型槽15中。出气管12的下端口固定在母接头13的导杆10的通气通道8的出口11上,本实施例中,出气管12的下端口焊接在通气通道8的出口11上。出气管12的上端部穿过固定套9且可相对其上下移动,出气管12的上端口通过一段金属软管与接入钢包的输气管相连。工作时,当固定在钢包上的母接头13压向设置在钢包车上的公接头1时,即母接头13的导杆10的下端凹球面7压向公接头1的凸球面5,位于公接头1的凸球面5外侧的单向阀的阀芯体2的上端部的顶部被压下,即单向阀被打开,这时钢包底吹氩控制系统控制的氩气从公接头1的进气通道4的进口进入其内,经单向阀从进气通道4的出口流出,流出的氩气从母接头13的通气通道8的进口进入其内,经通气通道8的出口进入出气管12,然后经过与出气管12的上端口相连的一段金属软管进入钢包的输气管中,最后流入钢包中进行吹氩作业。吹氩结束后,母接头13和公接头1分离。由于O型封密圈6安装在公接头1的凸球面5上设有的O型槽15中,且只有在吹氩时母接头13和公接头1才配对在一起,因此时间较短,这样就克服了现有技术母接头13的温度一直较高,使O型封密圈6容易损坏而造成该处漏气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出气管12的下端口固定在母接头13的导杆10的通气通道8的出口,其上端部穿过固定套9且可相对其上下移动,出气管12的上端口通过一段金属软管与接入钢包的输气管相连,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母接头13温度一直较高,而造成出气管12上的多个密封圈损坏而导致该处漏气现象的发生。综上所述,钢包底吹氩自动连接装置在工作时能够避免因母接头13的温度一直较高而造成漏气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继华,未经赵继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3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榨膛榨油机
- 下一篇:用于水膜除尘器的灰浆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