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错层平开式活动车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3749.9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王爱民;郑欣欣;钟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B61D3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20032 四川省眉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错层平开式 活动 车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车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活顶棚车的车顶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铁路货物的运输过程中,许多需要防止雨、雪、风沙等侵害的货物需要使用铁路棚车运输。一般的铁路棚车都是在其侧墙开设门孔,货物从侧门装卸。由于棚车门孔的开度受其结构的限制不可能开得太大,故单件较重、体积较大的货物就无法装运。为了满足这些特殊货物的运输,铁路活动顶棚车的通常采用两个可滑移车顶,通过较大的顶部开口来满足较重及长大货物的装卸。
这种滑移车顶的构造和工作过程通常是在棚车顶部沿车体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两块可移动的顶盖,在每块车顶的上方沿车体长度方向对应设置两条轨道。开启顶盖时先将顶盖之一通过举升结构抬起落入滑行轨道,然后开启顶盖。这种滑移机构操作复杂,防雨、雪、风沙功能不好,而且而不易开启和关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错层平开式活动车顶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错层平开式活动车顶结构,包括车体的上车顶、下车顶、侧墙、位于侧墙上部的上侧梁、导轨、支撑板,其中在上侧梁外侧依次焊接供下车顶滑行的导轨、焊接在车体两侧的导轨支撑板和焊接在导轨支撑板上供上车顶滑行的导轨;上车顶布置在下车顶上方,上车顶比下车顶短。上车顶安装滚轮并在导轨滑动;下车顶安装滚轮并在导轨滑动。每个车顶至少安装4个滚轮,最佳是6个滚轮。车顶关闭时,两车顶间有一小段重叠区。
上车顶设置侧向滚轮、下车顶设置侧向滚轮、以限制下车顶处于锁闭位时的横向位移。滚轮数可以是6个。
进一步在导轨下部设置防雨板。在上侧梁的上方设置挡雨板。
在上侧梁内侧上部焊接挡条。在上车顶两侧及下车顶下部分别设有垂向限位装置。
更进一步在车体的两侧,上侧梁中部的内侧焊接有连接两扇侧墙的连接梁。
上车顶和下车顶均可在各自导轨上自由滑动,侧向滚轮、挡条和垂向限位装置使车顶更加稳定牢固,防雨板和挡雨板使整个棚车抗雨、雪、风沙更有效,连接梁增加侧墙的横向刚度。车顶侧面的钢结构与侧墙上部设置的导轨、防雨板、防雨挡,形成非接触的迷宫式结构,既有效防止雨、雪等从车厢侧面侵入车厢内,又不阻碍车顶滑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车辆错层平开式活动车顶结构,车顶滑动操作方便、安全,车顶结构稳定牢固,抗雨、雪、风沙更有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铁路棚车的安装原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中,1是上车顶,2是下车顶,3是端墙,4是侧墙,5是底架,6是车钩缓冲装置,7是转向架,8是车门,9是制动装置,1.1是车顶板,1.2是是车顶侧梁,1.3是上车顶滚轮,1.4是车顶弯梁,1.5是垂向限位装置,1.6是侧向滚轮,1.7是挡雨板,2是下车顶,2.1是车顶板,2.2是是车顶侧梁,2.3是下车顶滚轮,2.4是车顶弯梁,2.5是垂向限位装置,2.6是侧向滚轮,2.7是挡雨板,4.1是上车顶滑行导轨,4.2是下车顶滑行导轨,4.3是侧梁,4.4是导轨支撑板,4.5是防雨板,4.6是防雨挡,4.7是垫块,4.8是挡条,4.9是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图1中车顶1、2是锁闭状态,滑动导轨位于车顶的下部。图2是棚车横向使用示意图,滑动导轨在车顶下部车体侧墙上部。
图3中侧墙4位于车体两侧。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上侧梁4.3的独特结构。上侧梁4.3位于侧墙4上部,用矩形钢管制成。本实用新型在上侧梁4.3的上方焊接挡雨板4.6;在上侧梁4.3内侧上部焊接挡条4.8,限制下车顶2的垂向位移量;在上侧梁4.3外侧依次焊接供下车顶2滑行的导轨4.2、导轨支撑板4.4和供上车顶1滑行的导轨4.1;在导轨4.1、4.2下部设置防雨板4.5,封闭导轨之间的空隙,与导轨及上侧梁4.3形成迷宫式的结构;上侧梁4.3中部的内侧焊接有连接两扇侧墙4的连接梁4.9,以增加侧墙4上部的横向刚度。
上、下车顶均由车顶侧梁1.2、2.2、车顶弯梁1.4、2.4、车顶板1.1、2.1及挡雨板1.6、2.6等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车顶侧梁1.2、2.2为矩形钢管;车顶弯梁1.4、2.4为圆弧形角钢或矩形钢管,布置在车顶板1.1、2.1内侧。每个车顶下方分别设有六个滚轮1.3、2.3,滚轮1.3、2.3有单侧凸缘、起导向和限制车顶横向位移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37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上轨道的儿童摇摆装置的座位
- 下一篇:液化煤层气加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