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蜀道集运之流马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3650.9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7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俊华 |
主分类号: | B62B11/00 | 分类号: | B62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010 四川省眉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蜀道 集运 之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索道运输工具,具体是指一种蜀道集运之流马。
背景技术
历史文献《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中有以木牛流马运输军粮的记载,南北朝人裴松之在给诸葛亮传作注时有制作木牛流马的记述。1700多年以来,很多人据此研制复原“流马”这种木制运输机械。陕西省曾有人研制出索道滑行运输机械,其效果怎样目前还无法知晓,仅从照片上看,不仅实物与文献描述至少缺少三脚杠、脚上无孔等特征;其他地方还有两三例为地面行走式流马,而且其形状都不符合“形制如象”的描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人们仍无法复原流马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蜀道集运之流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蜀道集运之流马,主要由左肋、右肋、固定在左肋上的左前脚和左后脚、以及固定在右肋上的右前脚和右后脚组成,所述的左肋和右肋之间通过前杠和后杠形成一个整体;在左肋和右肋之间设有一个三脚杠,且在所述的左前脚、左后脚、右前脚及右后脚上还均设有上、下布置的两个卡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脚杠由固定在左肋和右肋一端端头的前轴、固定在左肋和右肋另一端端头的后轴、穿过前轴并能绕该前轴旋转的触动杆、穿过后轴并能绕该后轴旋转的短轴、以及通过转轴连接于触动杆和短轴之间并能随触动杆的摆动而前后移动的平衡杆构成,且在平衡杆上还设有靬。
所述的触动杆的长度长于短轴的长度,且触动杆处于马体前方倾斜伸出,当受阻时向马体方向摆动,带动三角杠上的靬抬升紧靠索道,从而使流马制动刹车;触动杆无阻力则靬下降,流马自由滑行。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有的卡口的开口方向和形状大小均完全相同,且在左前脚与右前脚的卡口之间,或左后脚与右后脚的卡口之间,或者同时在左前脚与右前脚的卡口之间以及左后脚与右后脚的卡口之间还设有可拆卸的板方囊。
所述的板方囊为一个由六块木板组成的空心六面体,且在该空心六面体上还设有位置与形状均与所述上、下布置的两个卡口相匹配的上、下两根支撑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在索道上由高处向低处高速滑行,节省人力,而且还能自动刹车,运行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板方囊利用其支撑杆能与流马脚上的卡口方便地安放和拆卸,因此使用非常方便。
(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小巧灵活、便捷安全,且全部采用木材制作而成,因此其制作方便,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技术水平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上板方囊以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方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左肋,2-右肋,3-前轴,4-后轴,5-左前脚,6-左后脚,7-右前脚,8-右后脚,9-前杠,10-后杠,11-触动杆,12-靬,13-卡口,14-板方囊,15-平衡杆,16-短轴,17-支撑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左肋1和右肋2均为两块长度、形状和大小均相同的木条,且在左肋1和右肋2之间还固定有前杠9和后杠10,即该左肋1和右肋2通过前杠9和后杠10固定在一起。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该前杠9和后杠10需要固定在左肋1或右肋2的适中部位,同时,该左肋1和右肋2之间需要保持平行。
在左肋1和右肋2上还分别固定有两条腿,即在左肋1上固定有垂直于左肋1的左前脚5和左后脚6,在右肋2上固定有垂直于右肋2的右前脚7和右后脚8。
为了便于悬挂板方囊14,在左前脚5、左后脚6、右前脚7和右后脚8上还开有两个卡口13,且每个脚上的这两个卡口13均呈上下布置,使得这两个卡口13的连线要垂直于左肋1和右肋2。同时,这些卡口13的形状、位置、大小、开口方向均要完全一致,以确保板方囊14能卡在相应的卡口13内部。
由于运输的需要,在左肋1和右肋2之间还设有一个三脚杠,该三角杠的结构如图1、2所示,即由前轴3、后轴4、触动杆11、平衡杆15及短轴16构成。所述的前轴3和后轴4均为一根金属杆或结实木杆,且前轴3固定于左肋1和右肋2的一端端头适当处,而后轴4则固定于左肋1和右肋2的另一端端头适当处,且该前轴3与后轴4之间要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俊华,未经朱俊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3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便手提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用安全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