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灯室定焦盘灯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2635.2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西安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4;B61L9/00;F21W1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灯室定焦盘灯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信号显示灯泡,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灯室定焦盘灯组。
背景技术
铁路信号灯泡在铁路安全行车方面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色灯信号机主要信号光源。
现有的铁路信号灯泡有两种,一种是单灯室结构,主灯室内有主灯丝和副灯丝。使用时,首先是主灯丝点亮,主灯丝出现故障,通过点灯单元转换为副灯丝点亮。使用时,首先是主灯丝点亮,主灯丝出现故障,通过点灯单元转换为副灯丝点亮。这种结构的缺点主要在于:在正常使用时,当主灯丝烧断后,副灯丝经过长时间烘烤已略有变形,副灯丝上的一道螺旋已形成多处短路热点,瞬间点燃,短时间内形成热点断丝;正常使用时,当主灯丝烧断后,副灯丝经过长时间烘烤材料已老化,瞬间点燃,短时间内形成老化断丝。
另一种是双灯室定焦盘灯组结构,即灯座上设置有主灯室和副灯室,主灯室内有主灯丝,副灯室内有副灯丝和将灯光聚焦成像在主灯室内的反光钼碗,主灯丝和副灯丝均通过电路转换装置与点灯单元连接。双灯室结构降低了热点断丝、老化断丝的概率,提高了副灯的可靠性,但是,现有的双灯室结构,其试验机构均是采用机械按压机构,通过机械按压的方式进行检验和试验,即主灯室内的灯丝通过机械按压机构与点灯单元内的电路转换装置连接。该机械按压机构的用于起按压导通作用的弹性电极的变形量为3mm-4mm,其最大变形量为6mm,超过6mm该弹性电极发生永久变形,也就是说该弹性电极的按压量只有2mm-3mm,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弹性电极疲劳过度,而发生永久变形,引发灯泡触电虚接或断路,从而造成色灯信号机灭灯,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灯室定焦盘灯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双灯室定焦盘灯组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灯室定焦盘灯组,包括第一灯室、第二灯室、点灯单元,所述第二灯室内设置有将灯光聚焦成像在第一灯室内的反光元件,所述点灯单元包括一电路转换装置,电路转换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公共端,所述第一灯室、第二灯室内的灯丝均通过电路转换装置与点灯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室内的灯丝通过起通断作用的按钮开关与电路转换装置连接。
所述按钮开关为常闭按钮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所述第一灯室和第二灯室内各设置有一个灯丝,所述电路转换装置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按钮开关与第一灯室内的灯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灯室内的灯丝的另一端与电路转换装置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电路转换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灯室内的灯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灯室内的灯丝的另一端与电路转换装置的公共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为:包括有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所述第一灯室内包括第一、第二两根灯丝,所述电路转换装置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按钮开关与第一灯室内的第一灯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灯室内的第一灯丝的另一端与电路转换装置的公共端连接,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电路转换装置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按钮开关与第一灯室内的第二灯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灯室内的第二灯丝的另一端与电路转换装置的公共端连接,形成第二回路;所述电路转换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灯室内的灯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灯室内的灯丝的另一端与电路转换装置的公共端连接,形成第三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之间设置有根据第二回路的通断来控制第三回路通断的电磁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按钮开关代替原有的机械按压机构,以避免出现因弹性电极发生永久形变而造成触点虚接或者断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2中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西安,未经刘西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笼式单分量滚动力矩应变天平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线束管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