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米抛光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2430.4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伯诚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0;B02B7/02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529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米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把糙米抛光成白米、再把所有的肉糠粉尘排出的大米抛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米抛光机有如下几种类型的产品:一种是多碾机磨,它是采用台或多台进行开糙,甚至要到四台米机才能抛光,缺点是投资大、耗电量高、出米率低;另一种是在一台抛光机上安装两条辊,上辊出来的米用风管吸到下辊再抛光,缺点是产量太少,且经常造成堵塞,导致生产不正常;还有一种是在一台抛光机上设有三条辊,这三条辊分别是上米辊、中间送料辊和下抛光辊,这种结构的抛光机容易造成中间送料辊堵死,因此产生的碎米多、负荷重、产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动力消耗少、产量大、不会发生堵塞、碎米少、出米率高、米质光亮的大米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米抛光机,在机体上部安装有一条大孔径的长辊筒,在辊筒内中部装有抛光辊,在抛光辊周围装有通过米筛架支撑固定的多角米筛。
在所述机体的上方装有进料斗,在机体的一侧设有出米嘴,在机体的下部设有碎米斗,在机体的中部设有糠吸料斗。
在所述进料斗正下方的抛光轴的一端设有螺旋体结构的推料器。
所述抛光轴的两端套装在轴承座内,伸出轴承座外的抛光轴一端与皮带轮动力相联。
所述机体的下部内装有风机主轴,风机主轴的两端套装在总成座内,伸出总成座外的风机主轴一端与皮带轮动力相联。
所述风机主轴上固定装有风叶,风叶包围在风机壳内。
所述皮带轮与皮带之间装有压带轮。
在所述出米嘴处设有调整压板。
在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调整糠吸料斗的风门调整开关。
在一个机体中的抛光辊与多角米筛、米筛架以及风机吸料管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长抛光辊的转动和多角米筛的碾磨,延长了碾磨时间,达到了多碾轻磨的效果,再经抛光辊下面所设有的强拉风机和风管吸风方向往后拉,抛光辊推进器向前推,两者之间产生互压,把糙米抛光成白米出来,再把所有的肉糠粉尘排出,具有制作成本低、动力消耗少、产量大、不会发生堵塞、碎米少、出米率高、米质光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轮、2-进料斗、3-推进器、4-多角米筛、5-机体、6-米筛架、7-抛光辊、8-轴承座、9-出米嘴、10-调整压板、11-碎米斗、12-风门调整开关、13-糠吸料斗、14-风机壳、15-风叶、16-总成座、17-压带轮、18-风机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大米抛光机,在机体5上部安装有一条大孔径的长辊筒,在这条长辊筒内中部装有抛光辊7,在抛光辊7周围装有通过米筛架6支撑固定的多角米筛4;在所述机体5的上方装有进料斗2,在机体5的一侧设有出米嘴9,在该出米嘴9处设有调整压板10,在机体5的下部设有碎米斗11,在机体5的中部设有糠吸料斗13,在机体5的一侧设有调整糠吸料斗13的风门调整开关12;在进料斗2正下方的抛光轴7的一端设有螺旋体结构的推料器3;抛光轴7的两端套装在轴承座8内,伸出轴承座8外的抛光轴7一端与皮带轮1动力相联。在所述机体5的下部内装有风机主轴18,风机主轴18的两端套装在总成座16内,伸出总成座16外的风机主轴18一端与皮带轮1动力相联,风机主轴上18固定装有风叶15,风叶15包围在风机壳14内。所述皮带轮1与皮带之间装有压带轮17。在一个机体5中的抛光辊7与多角米筛4、米筛架6以及风机吸料管相通。需抛光的大米经长抛光辊7的转动和多角米筛4的碾磨,延长了碾磨时间,达到了多碾轻磨的效果,再通过抛光辊7下面所设有的强拉风机和风管吸风方向往后拉,抛光辊7推进器3向前推,两者之间产生互压,把糙米抛光成白米出来,再把所有的肉糠粉尘排出,具有制作成本低、动力消耗少、产量大、不会发生堵塞、碎米少、出米率高、米质光亮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伯诚,未经陈伯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