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42342.4 | 申请日: | 201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宋利锋;徐国军;金荣华;沈国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龙润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N11/00 | 分类号: | F02N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 地址: | 31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偏心 强制 啮合 起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偏心强制啮合的起动机。
背景技术:
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是用于汽车起动的一种起动机,见附图1~2,现有的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包括外壳体总成a,所述外壳体总成a内安装有拨叉b、电枢总成c、单向离合器总成d,电枢总成c上固定有刷架总成f,外壳体总成a的外部固定有开关总成h,拨叉b中部铰接于外壳体总成a上,扭簧i一端与开关总成h内的定子h1活动连接,另一端作用在拨叉b上,这样的起动机在起动过程中由开关总成h上的电磁线圈通电产生吸力,使得定子h1产生滑动,进而克服扭簧i的弹簧力使得拨叉b铰接处的销轴转动,进而使得单向离合器总成d开始工作,但是这样的起动机也有不足之处:因为采用的是扭簧,所以因为扭簧自身结构的原因使得电磁线圈的吸合电压较高,经常导致电枢总成c内电机发热甚至因为超负荷而不工作,而且该扭簧i与拨叉b之间是浮动的,这在工作的时候会有相互的滑动发生,造成作用力的减小,进一步的增加了电机的负载。另外是扭簧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加工困难,成本较高,而且废品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进型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能够以较低的电压使得整个起动机平稳、精确、安全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改进型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包括外壳体总成,所述外壳体总成内安装有拨叉、电枢总成、单向离合器总成,电枢总成上固定有刷架总成,外壳体总成的外部固定有开关总成,拨叉中部铰接于外壳体总成上,所述开关总成内的定子由圆柱形的定子本体、圆柱弹簧、卡环及活塞杆组成,所述活塞杆间隙配合安装在定子本体的活塞腔内,套在活塞杆的活塞杆体上的圆柱弹簧一端作用力于活塞杆的导向环上,另一端作用力于卡接活塞腔腔口的卡环上,所述活塞杆体与所述拨叉的一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改进型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所述开关总成与外壳体总成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内注塑成型有铁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改进型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单向离合器总成的单向器驱动轴上花键的大径为17mm,变位系数为0.77。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改进型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单向离合器总成的单向器齿轮的齿数为41,大径为53.8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啮合弹簧采用圆柱弹簧。使啮合过程中弹簧更加稳定,采用此结构,吸合电压较低,一般电压在4-5.5V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对整机上因始吸电压高而导致电机过热甚至不工作。
2.本实用新型改扭簧为圆柱弹簧,使得加工工艺变得十分简单,加工难度大大降低,也节省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相比采用扭簧与拨叉浮动连接的老式结构,拨叉支点,是在前盖上正确定位,且由活塞杆体对其固定,保证支点的唯一性,较少了工作过程中因为滑动而产生的分力,进一步的减小了电机的工作负载。
4.本实用新型单向器驱动轴上花键的大径为17mm,变位系数为0.77,增强了整个单向器驱动轴的机械结构强度,而且也使得花键齿根圆强度大大增加。
5.所述开关总成与外壳体总成之间安装有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内注塑成型有铁块。因为橡胶垫块中的铁块存在,使得橡胶垫块具有足够的刚度,即使得橡胶垫块起到了减震的作用,也不会因为橡胶垫块本身的强度问题而产生震颤,影响整个起动机的平稳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偏心强制啮合起动机所用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龙润汽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龙润汽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自动注射针筒
- 下一篇:针栓封闭式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