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42304.9 | 申请日: | 201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摄像 功能 手持 电子 阅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数字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阅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电子纸显示屏的手持式阅读终端,也称电子书或电纸书,由于其显示屏采用电泳原理,具有双稳态特性,只有在屏幕刷新时才会耗电。另外,由于其对比度较高,文字和图像显示也较为清晰,而且在日光直射处也可以阅读。
但是,由于目前的手持式阅读终端一般只能实现电子书的阅读和报纸的浏览等,功能比较单一,并不能如手机上安装有摄像头,可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拍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用以克服现有的手持式阅读终端功能单一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该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包括:包括:用于获取图像的摄像单元;用于对图像进行解码处理的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与摄像单元连接;用于对解码后的图像进行显示的电子纸显示单元。
所述摄像单元包括:用于拍摄图像的摄像头,设置在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的壳体上;用于对拍摄的图像进行编码的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与摄像头和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对编码后的图像进行存储的存储器,存储器与图像处理器连接。
图像处理器为JPG、PNG、BMP、GIF或TIF图像编码器,摄像头为针孔摄像头。
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还包括用于存储中央处理单元运行数据的存储器,存储器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获取的图像传输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接口。
所述数据传输接口为USB接口。
电子纸显示单元为基于电泳原理对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的电子纸显示屏。
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电子纸显示屏对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的电子纸显示控制单元,电子纸显示控制单元与电子纸显示屏和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给现有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增加了摄像单元,方便用户对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拍摄,并通过该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进行显示,丰富了现有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包括:摄像单元101、中央处理单元102以及电子纸显示单元103。其中,摄像单元101用于获取图像,这里的图像是实际图像对应的数字信号。中央处理单元102用于对图像进行解码处理,这里,中央处理单元102在对图像进行编码具体可以为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对图像进行编码。中央处理单元102与摄像单元101连接。电子纸显示单元103用于对解码后的图像进行显示。电子纸显示单元103具体可以为基于电泳原理对摄像单元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的电子纸显示屏。
本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阅读装置还包括电子纸显示控制单元105,用于控制电子纸显示屏对摄像单元101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电子纸显示控制单元105与电子纸显示屏和中央处理单元102连接。
电泳技术的显示原理是在两片基板的表面上涂有无数微小颗粒,这些颗粒是通过将带正、负电荷的黑色和白色粒子置于内部有液体的微胶囊中形成的。因施加电场的不同,使得黑色和白色的粒子朝不同的方向运动,从而呈现出黑色或白色的显示效果。由于黑色和白色带电粒子只有在电场发生变化时才会运动,因此,这种显示技术具有双稳态特性,其能耗较低。另外,由于显示效果类似于纸张,因此,这种电子书阅读器的对视力不造成伤害,而且阅读视角接近180度。电子纸显示控制单元105根据用户的操作,改变施加电场,从而达到呈现类纸显示结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3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