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帐篷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2110.9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继 |
主分类号: | A47C17/86 | 分类号: | A47C17/86;A47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406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帐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床,在发生掩埋性灾害时人可以钻到帐篷床中紧急避险,灾情过后又可以将床分解组装成帐篷。它是人类休息用床领域的又一项新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居住用床只是着眼于外形美观、使用舒适,本实用新型除具备这些优点外还具有紧急避险功能,当发生掩埋性灾害时人钻到帐篷床的避险区组合体内不会受到伤害,灾情过后将床分解后又能支成帐篷。充分提高了床的功能和用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床,由床挡头和床身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保持日常居住用床的特点的基础上,使床多功能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用抗冲击和耐压性能很强的方管形、槽形或角形材料制作成矩形环。矩形环的四角共有八个三角块,每个三角块上有两个螺栓固定孔,三角块的作用一个是保证矩形环不改变形状,另一个作用是在组装时作为矩形环与矩形环之间的连接。 将数个矩形环通过螺栓连接起来就组成了避险区组合体的主体,主体两端固定好门就是避险区组合体,当发生掩埋性灾害时人进入避险区组合体中非常安全,它既是避险区,顶面又是床面的一部分。床面的另一部分用方管做床面的顺撑(以下简称为方撑)补充,使床面达到合适的宽度,补充床面的下面用“口字形支撑环”支撑,方撑组成的床面和“口字形支撑环”合起来称为床面补充体,“口字形支撑环”是用方管形或槽形或角形材料制作而成。“口字形支撑环”的四角用螺栓活动连接,抽出任意一个角的螺栓都可以折叠成帐篷的“人字梁”,“人字梁”和补充床面的方撑组合成帐篷屋顶骨架,再用方撑或矩形环分别做地梁、围墙立柱组合成帐篷骨架。
用圆筒形气囊固定于避险区组合体的内壁,作为床从高层坠落时减小对人体的震动。
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
1、发生掩埋性灾害时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藏身。
2、灾情过后又可以使床转换成帐篷。
3、可以用大型机械抢险救灾。
4、不需要专门的库房储存帐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矩形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环的局部视图A。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环的剖面图B-B。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环的剖面图B-B局部视图C。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矩形环组合成的避险区组合体的主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床面补充体中“口字形支撑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口字形支撑环”的局部视图B。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床面补充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避险区组合体的主体和床面补充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的床身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避险区组合体内壁,呈螺旋形固定好圆筒形气囊和固定好避险区组合体两端的门以后的床身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筒形气囊的示意图,本图的形状是在避险区组合体内固定好呈螺旋的形状,图中的6为进气管,位于圆筒形气囊的中间位置。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帐篷床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后用方撑在避险区组合体周围组装成帐篷地梁的平面图。
图14为用方撑在地梁上安装完成后的前、后立面围墙立柱。
图15为用方撑在地梁上安装完成后的侧立面围墙立柱。
图16为“人字梁”示意图。
图17为帐篷骨架中间正切面立面图。
图18为用“人字梁”和方撑组合成屋顶骨架的效果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帐篷骨架效果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用矩形环和方撑组合成地梁的效果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用方撑在地梁上安装好的围墙侧立面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用方撑安装在地梁上的后面围墙立面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用方撑在地梁上安装完成后的正面围墙立面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用方撑和地梁组成的后围墙房山的立面图,图中后围墙中间的长立柱是用两根方撑连接而成的。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帐篷骨架中间段用方撑和“人字梁”组合而成的切面立面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用方撑(2)和“人字梁(8)”组合而成的帐篷屋顶骨架的效果图,图中的“人字梁”是用图16的“人字梁(8)”和两根方撑(2)组合成适合实施例2中的“大人字梁”,即图26中同时标有(2)和(8)的“人字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继,未经张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