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河船舶的数字雷达导航避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2100.5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8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严新平;苗凤林;万剑;初秀民;李朝辉;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南华工业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7/295;G01S7/04;G01C2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河 船舶 数字 雷达 导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达导航避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内河船舶数字雷达导航避碰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内河中航行时,由于航行环境不断在变,驾驶员无法用精确定位的方法导航,只能凭借对浮标、岸标、岸形和岸上建筑物等的视觉粗略地推断周边信息。所以,内河船舶经常面临因丢失船位造成的触礁、搁浅等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雷达凭借其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等优点,成为内河船舶必要的导航避碰辅助设备。
但目前内河船舶上配置的雷达一般是较为简单的模拟雷达,集成度不高,仅有测距和测方位的能力,普遍不具导航避碰的功能。另外由于雷达产品价格昂贵并且操作复杂,部分内河船舶没有安装雷达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全、成本低、稳定性高、精度高、易操作的内河船舶的数字雷达导航避碰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基于嵌入式处理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双处理器雷达装置,由集成雷达发射和接收模块的雷达上单元,雷达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雷达信号控制及显示模块和RS422总线组成。雷达上单元通过雷达发射接收机的信号输出端口与雷达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相连,通过雷达发射接收机的信号控制口与雷达信号控制及显示模块相连,为雷达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提供雷达原始信息和接受控制信号,雷达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通过AD转换模块和FPGA逻辑控制器与雷达上单元相连,采集雷达的原始信号,并且通过HPI接口与雷达信号控制及显示模块相连,实现视频信号传输,雷达上单元和雷达信号控制及显示模块通过RS-422总线相连,控制信号传输。
雷达上单元,包括雷达天线和雷达发射接收机,雷达发射接收机与雷达天线相连,并通过RS422总线与ARM9处理器相连。雷达天线实现雷达无线电脉冲的发射,并接收雷达回波;雷达发射接收机提供雷达的基本原始信息,包括TI(雷达回波)、VD(视频信号)、ARP(零位信号)、ACP(角度信号)。
雷达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包括AD转换模块、FPGA逻辑控制器、DSP处理器、SDRAM。AD转换模块分别与雷达发射接收机和FPGA逻辑控制器相连;DSP处理器7分别与FPGA逻辑控制器6和SDRAM10相连,并通过HPI接口11与ARM9处理器8相连。AD转换模块5,用于对雷达视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FPGA逻辑控制器6,用于对处理之后的视频信号做FIFO缓存;DSP处理器7,用于雷达杂波抑制算法和目标识别其根据FPGA控制器分频处理之后的雷达回波TI同步信号对雷达脉冲进行采样,对每个方向上的雷达脉冲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雷达信号控制及显示模块4,包括ARM9处理器8、HPI接口11、LCD 14。ARM9处理器8通过RS422总线9与雷达发射接收机13相连,通过HPI接口11与DSP处理器7相连,并与LCD 14相连。ARM9处理器8,用于控制雷达发射和接受的工作模式,并驱动LCD14显示;ARM9处理器8通过RS-422总线9设置与监控雷达上单元2的参数,包括:调谐、转速控制、脉冲宽度、增益大小等参数,从而控制雷达发射和接受的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成本较RADAR/ARPA(Automatic Radar Plotting Aid,自动雷达标绘仪)系列产品低;
(2)精度大大高于传统模拟雷达,并能利用相邻回波中信号的相关性,识别小目标的微弱信号;
(3))距离、方位信号实现数字化录入和显示。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和读取,降低操作失误率;
(4)实现对雷达的自适应控制。利用嵌入式控制器调整发射脉冲宽度,增益大小等参数,实现雷达的工作状态的自动控制。
(5)多目标进行跟踪,大大增加避碰能力。
(6)可扩展其它辅助功能,如打印,航海地图导航等功能。
总之,是一种功能全、成本低、稳定性高、精度高、易操作的内河船舶的数字雷达导航避碰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DSP处理器和ARM9控制处理器的HPI接口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D转换模块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南华工业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南华工业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平面显示器用增亮膜
- 下一篇:甚低频全闪电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