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静脉输液针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42025.2 | 申请日: | 201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3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明松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静脉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静脉输液针。
背景技术
输液针是用于静脉输液和采血等常用医疗器械。现有静脉输液针由输液管、针座(相当于接头),针头构成。作静脉输液或采血时,皮肤消毒处理后,医务人员将针头扎入到静脉中,再用胶布包扎固定。然而,现有针尖外形为一斜向平面,与水平方向(即针身轴向夹角<30度),在平常的输液当中,因为输液时间过长,在输液过程中,病员难免会活动,正因为如此,常会因为输液针头刺穿血管壁,导致液体输入肌肉,而重新扎针,会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其次,由于现有针尖上只有一个出液孔,导致输液易堵塞、不畅通。这样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一些医患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更通畅的一种新型静脉输液针,并避免针头穿透血管而导致液体输入肌肉。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静脉输液针,包括输液管、接头、针管,针管前端的针尖为一圆锥形针尖,且针尖前部有一封堵段,针尖上封堵段后部均布有多个出液孔。
上述针尖封堵段后部的出液孔沿针尖轴线方向在圆周上设置有两列,每列有三个,且两列出液孔错位设置。
上述针尖上封堵段的长度为2~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输液时,针头上均布两列、共6个出液孔,当然,根据针头大小、出液孔也可设计8个,因此堵塞的机率降低、输液更为通畅。
2、将针头的前端封堵,改针头外形为圆锥形(即尖锥形),在长时间输液过程中,针头产生局部移动移位,即使针头刺穿血管壁,也不会导致液体误输入肌肉的问题。
3、本新型针对长久以来使用的输液针进行了改进,具有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临床使用效果好的特点。本新型必将为医患双方所接受和欢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图;
图2、图3分别是图1沿A-A线和B-B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新型主要由输液管1、接头2、针管3等组成,针管3前端的针尖5为一圆锥形针尖5,且针尖5前部有一封堵段,针尖上封堵段后部均布有多个出液孔4(接头相当于针座,针管相当于针身)。针头前端的开孔(图1中未示出)可采用焊接封堵,或卫生级塑料封堵。参见图2图3,针尖5封堵段后部的出液孔4沿针尖轴线方向在针管圆周上设置有两列,每列有三个,且两列出液孔错位设置。针尖5上封堵段的长度为2~10mm(也可以说出液孔有两圈,每圈3个)。
输液管采用卫生级软质塑料制作,接头采用卫生级硬质塑料,针管采用金属制作。
在输液过程中,液体经过输液管1,在到达输液针连接口(即接头2),再通过输液针身即针管3,由于针尖5前端有2~10mm长已封死,所以液体只能由液体出口即出液孔4流出。这样在输液者不小心活动而使针尖刺穿血管壁时,液体也不会流出血管输入肌肉,再者,也不会因为有时由于针头方向的原因而导致输液不畅的问题。
实际制作时,图1中所示液孔应尽量靠近封堵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明松,未经汪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输液速度监测器
- 下一篇:磁力加压式输液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