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精密冲床连杆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1872.7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胡豪祥;陈舰琳;王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万代冲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精密 冲床 连杆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精密冲床,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精密冲床连杆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精密数控冲床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五金、电子等领域,为了冲压板带材,需要利用高速冲床,随着冲头的往复高速运动和坯件的持续进给,该种冲床的冲头及模具可将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坯件冲压成模具所限定的形状,完成连续坯件的冲压成型工作。高速精密数控冲床的连杆长时间高速运转时,会因摩擦产生较大的热量,因此需要一个冷却装置对其进行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精密冲床连杆冷却系统,使用该冷却系统,可以使高速精密冲床连杆得到很好的冷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高速精密冲床连杆冷却系统,包括连杆,连杆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杆座及连杆盖,所述连杆盖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第一进油孔连接油泵,所述连杆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油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与连杆盖、连杆座之间还设置有润滑圈,润滑圈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油孔、第二出油孔,所述润滑圈的内表面还开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油的腔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盖、连杆座的内表面相应于润滑圈的两侧边还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杆的外表面增设腔体,冷却液经过腔体从而可以实现对连杆的冷却,而且其冷却效果好,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高速精密冲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高速精密冲床连杆冷却系统,包括连杆1,连杆1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杆座5及连杆盖3,所述连杆1与连杆盖3、连杆座5之间还设置有润滑圈7,润滑圈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油孔72、第二出油孔74,所述润滑圈7的内表面还开设有用于容纳冷却油的腔体70。当油时入腔体70后,可以对连杆1进行冷却。
所述连杆盖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30,第一进油孔30连接油泵(油泵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杆座5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油孔50。
所述连杆盖3、连杆座5的内表面相应于润滑圈7的两侧边还设置有密封圈9。设置有密封圈9的作用是,防止冷却油从润滑圈7的两侧渗出。
工作时,油泵将冷却油由第一进油孔30、第二进油孔72送入润滑圈7的内表面设置有腔体70中,之后从第二出油孔74、第一出油孔50流出,从而实现对连杆1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万代冲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万代冲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1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体分段对接误差校对机
- 下一篇:一种H型钢焊接用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