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41140.8 | 申请日: | 2010-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文;许贤斌;袁琼;林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福建省厦门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结构 光学 黏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黏结层,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
背景技术
LCD是目前相当成熟的显示技术,且随着LCD的成熟发展,产生了很多的应用产品,例如触控显示器,是将感测技术与LCD结合的先进产品,但不管是LCD本身或是整合的触控显示器,都需使用多层结构方式堆栈而成,一般在此堆栈过程中皆是使用单一黏结材料进行贴合。
液晶显示器在通过背光源点亮时,可能在显示面板上看到不均匀的色框或色块,这种色框或色块在白色显示面板上为黄色,在灰色显示面板上为白色,这种现象称之为彩晕(Mura)。而此种Mura现象是在类似液晶显示器的电子产品中常见的视觉缺陷,其通常造成低对比度、非均匀亮度区域、边缘模糊等问题,通常在大于一个像素的范围下,会给观察者带来视觉不适。
一般在类似此种液晶显示器的电子产品中,其基本具有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与液晶层。而造成上述的Mura现象,是由于液晶显示器结构中的上玻璃基板与下玻璃基板彼此间有一定的厚度差,在液晶注入两个玻璃基板之间且封框后,会使得液晶显示器内部存在应力,导致液晶厚度不均匀。当这种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导致Mura现象发生。所以不仅液晶显示器本身有可能会出现Mura现象,与液晶显示器贴合的触控面板也因存在一定的厚度差,使得此种复合式产品经贴合后受到的应力加重,而增大Mura产生的机率。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可以解决或降低Mura现象发生的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用以解决或降低Mura现象发生的机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揭露之一种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包括一感压式双面黏结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以及一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的第一表面是与该感压式双面黏结层的第一表面彼此黏结于一体而成为一单体的双层结构,而该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的第二表面贴合于一目标物体的非平整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揭露之一种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包括一感压式双面黏结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一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以及一有机基材层,贴附于该感压式双面黏结层的第一表面与该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的第一表面之间而成为一单体的三层结构,而该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的第二表面是贴合于一目标物体的非平整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由于其具有吸收变形的物理特性,因此可以吸收类似液晶显示器或是触控显示器等电子产品表面的不平整以及残留应力,以改善上述具非平整表面物体的mura现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的爆炸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触控显示器之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的上视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应用于触控显示器之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应用于触控显示器之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触控面板
20:显示面板
30: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
310:感压式双面黏结层
320: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
312:感压式双面黏结层的第一表面
314:感压式双面黏结层的第二表面
322: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的第一表面
324: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的第二表面
40:多层结构的光学黏结层
410:感压式双面黏结层
420: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
430:有机基材层
412:感压式双面黏结层的第一表面
414:感压式双面黏结层的第二表面
422: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的第一表面
424:热流动式感压双面黏结层的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1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潜水排污泵的轴承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