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塔回收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1000.0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6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陈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远 |
主分类号: | F28F25/02 | 分类号: | F28F25/02 |
代理公司: | 襄樊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冷却塔水蒸汽的设备,具体地是涉及火力发电厂,大型空调,化工,冶金等部门的冷却塔水蒸汽回收成水的节能降耗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冷却塔将循环水冷却,水在冷却塔中下落,通过蒸发和热传递达到冷却的效果,电厂对回收得到的温度较低的水进行再循环,冷却塔内排出的湿热空气所携带的水份,对于直径大于200微米以上的水汽,通常采用安装除水器加以回收,其效率也只有50%,对于直径小于200微米以下的水汽,则直接排入大气,称为蒸发损失,而对于混合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目前还无较好的方法回收,造成很大的浪费。以2×300MW火电厂为例,设计的平均蒸发损失为2×486t/h,其循环总量为2×33800t,蒸发损失占总量的1.53%,年损失水量约为600万吨,是我国一中小城市生活用水年用水量,水量损失是十分巨大的,见《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国标(GBJ102-87))》。
现在我国大部分火电厂对于蒸发损失没有较有效的回收方法,有部分电厂采用空冷机组等方法,仅一座空冷塔就是常规塔造价的6倍,四季运行电耗巨大,增加煤碳的消耗量,所以空冷方法的购置和运行成本十分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出的一种设备简单,运行和制造成本低廉,回收蒸发水可达95%以上的冷却塔回收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冷却塔回收水装置由N个相互连接的集水电极和电晕电极组成,集水电极和电晕电极通过支架固定在冷却塔内除水器的上方,集水电极和电晕电极分别与高压发生器的正、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相互连接的集水电极通道的横截面呈蜂窝状、圆管状、同心圆状或方格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N个集水电极最少为1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电晕电极为圆柱状、芒刺状或圆柱刷状,沿集水极轴向垂直插入集水电极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电晕电极为网格状,与集水电极的径向平行固定在集水电极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水蒸气的静电沉聚特性,使水蒸气通过静电场,即在金属导线与金属管壁〔或极板〕间施加高压(或脉冲高压)直流电,以维持足以使气体产生电离的电场,使正负极之间形成电晕区;按电场理论,正离子吸附于带负电的电晕极,负离子吸附于带正电的集水极;所有被电离的正负离子均充满电晕极与集水极之间的整个空间;当含水蒸气雾滴的气体通过该电场时,吸附了负离子和电子的蒸气雾滴在电场库伦力的作用下,移动到集水极后释放出所带电荷,并吸附于集水极上,形成较大水滴落入塔中,从而达到回收水蒸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和制造成本低,如以300MW机组的电厂水损量估算,蒸发损失量的计算是:当循环水进口温度为20℃时,环境(大气)的湿球温度为20-5=15℃,查文献可得,大气的干球温度为21℃,k=0.142%。
代入公式可得:E=k×Δt×Qm=0.142%×9.51×36000=486t/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远,未经陈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1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防暴叉
- 下一篇:用于卧式冷凝器的前端箱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