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排量机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1020140940.8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军;李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溇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排量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机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机油泵普遍为每转排量不可变的定量机油泵,其机油流量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该种排量不可变的机油泵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随着发动机的转速的提高,机油泵供油量不断增加,使得各油道内的油压不断增高,油温升高,影响润滑效果和发动机的运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将发动机主油道内的多余机油泄掉,整个过程中浪费了发动机很多能量,因此会降低发动机的经济性;另外,目前少数的可变排量机油泵一般是结构复杂的叶片式机油泵,结构复杂,零部件制作工艺以及产品装配复杂,价格昂贵,可靠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该机油泵能够根据发动机油道内的油压自动改变泵入发动机油道的油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可变排量机油泵由前端壳体、内转子、中间转子、外转子、后端壳体、驱动轴以及反力弹簧等零件组成。所述的后端壳体设置有吸油腔以及与发动机机机油收集器相连的吸油口、排油腔以及与发动机的油道相连的排油口,所述的前端壳体设置有吸油腔和排油腔,并且前端壳体设置有反力弹簧安装孔和定位凸台;所述的外转子为偏圆环形状,外转子的内圆与外圆为偏心关系,此外,外转子在圆周上沿径向方向设置有外凸的外转子叶片,外转子叶片侧面靠在定位凸台上进行定位;所述的反力弹簧被安装在反力弹簧安装孔内,一端被固定螺栓固定,另一端支撑在外转子叶片侧面;所述的外转子叶片一侧与前端壳体上设置的定位面相接触,并 与排油腔相通,另一侧与反力弹簧相接触,反力弹簧通过调整固定螺栓施加弹簧力,从而将外转子固定在起始位置上所述的外转子的内外圆之间的偏心量与中间转子、内转子之间的偏心量一样,在装配的过程中内转子的旋转轴与外转子的旋转轴重合。
当驱动轴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排油腔的压力相对较小,此时机油压力作用在外转子叶片的一侧形成液压力,液压力较小不足以克服反力弹簧力,机油泵按照常规机油泵那样正常工作吸油、排油。
当驱动轴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增大时,此时排油腔的压力同时随着增加,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作用在外转子叶片一侧的液压力足够克服反力弹簧力,推动外转子叶片旋转,外转子叶片带动外转子旋转,从而驱动中间转子和内转子的啮合位置的改变,导致中间转子和内转子的吸油和排油油量改变,从而达到改变机油泵排量的目的。
当驱动轴转速继续增大时,作用在外转子叶片一侧的液压力继续推动外转子叶片旋转,一定位置时,外转子叶片将在吸油腔处释放一定的过流面,从而使排油腔(高压油腔)与吸油腔(低压油腔)相连通,从而达到泄压的目的,压力越大,外转子叶片释放的过流面就越大,维持系统压力稳定。
当驱动轴转速下降,排油腔压力也随着减小,此时反力弹簧克服液压力推动外转子叶片旋转,使中间转子和内转子复位到起始位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排量机油泵能够实现输入发动机油道的机油量根据发动机的需要而变化,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同时,并且具有以下优点:
1、工艺简单,容易加工制造,装配工序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不会造成发动机油道内的机油过多,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增加可靠性:
3、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真空度大,供油压力脉动小。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变排量机油泵不包括前端壳体的装配主视图
图2为可变排量机油泵前端壳体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
1、内转子;2、中间转子;3、外转子;4、外转子叶片;5、前端壳体;
6、后端壳体;7、反力弹簧;8、驱动轴;9、固定螺栓;10、吸油口;
11、排油口;12、吸油腔;13、排油腔;14、吸油腔边界线;
15、定位凸台;16、反力弹簧安装孔;17、配合圆柱面;
4a、外转子叶片侧面;4b、外转子叶片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溇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溇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瓶减压器用带垫圈阀门体
- 下一篇:一种柔性接头及柔性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