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切机切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0564.2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喻世民;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23D3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杨正坤 |
地址: | 5231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切机切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过改进的电池生产机械,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极片连续分条的分切机切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用于生产电池的极片分条机械,多采用上、下刀轴滚切方式,如专利号为ZL20082004613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描述了一种连续自动分切机切刀装置,其主动轴与从动轴各依次装设有若干组刀套,该刀套是由胶套、切刀、氟橡胶圈、钢套等组成,装设在主轴上的切刀与装设在从动轴上的氟橡胶圈相对应,装设在从动轴上的切刀与装设在主轴上的氟橡胶圈相对应。这种连续自动分切机切刀装置具有上、下刀结构一致,加工较方便,刀片均可换向使用,延长寿命等有益特点。
经过实际使用发现,这种连续自动分切机切刀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的胶套、橡胶圈硬度较高、宽度大,各对切刀之间的压力偏差较大,切刀磨损不均匀,而且需对胶套精磨加工,费时费力;2、上、下辊面接触线长,对极片作用压力大,无法大幅消除对滚切料时极片折皱和掉炭粉现象,分切厚度较大的动力电池极片尤为困难;3、安装调试仍较困难,每组刀套需用螺钉预先组合,一致性工作量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连续自动分切机切刀装置存在的缺陷,提供刀片磨损小、能减轻极片形变和切口毛刺、装调方便、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调节时间、并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分切机切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切机切刀装置,包括一刀座,在刀座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座,还包括:
穿设在前述的轴承座之间的一下刀轴,在下刀轴上装设有多组刀套,下刀轴一侧由锁紧件紧定;
穿设在前述的轴承座之间的一上刀轴,在上刀轴上装设有多组刀套,上刀轴与下刀轴并列对应装设;
设置于前述的上刀轴、下刀轴一侧的一同步传动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下刀轴包括A主轴、锁紧件、入力联轴器以及穿设于A主轴上的多个A隔套和多组A刀套,入力联轴器连接A主轴,锁紧件压紧端面的A隔套,每组A刀套相间装设在A隔套之间。
所述的A刀套包括依次装配在一起的A隔环、A弹力环、下刀和B隔环,A弹力环套设在A隔环的凸台上;制造A弹力环选用的材料可以为弹性非金属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上刀轴包括E主轴、锁紧件以及穿设于E主轴上的多个E隔套和多组E刀套,锁紧件压紧端面的E隔套,每组E刀套相间装设在E隔套之间。
所述的E刀套包括依次装配在一起的E隔环、弹性碟环、上刀、F弹力环和F隔环,弹性碟环、上刀套设在E隔环的凸台上,F弹力环套设在F隔环的凸台上;制造F弹力环选用的材料可以为弹性非金属材料。
所述的上刀具有尖口;上刀以及F弹力环的外径比F隔环大2~9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上刀轴、下刀轴的切刀搭接成辊剪方式,组合后A弹力环、F弹力环轴向分列于刀口之两侧,下刀可对应压入F弹力环,上刀可对应压入A弹力环,其轴向压力可通过所述之锁紧件及相应的弹力环改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母以及均布的、可独立微调的多个顶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同步传动机构中,在一开设U槽的底板上至少设计有一个张紧轮,张紧轮与通过所述U槽可调整位置的张紧轴装配在一起。
进一步地,该分切机切刀装置还包括下刀轴和上刀轴径向两侧的托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分切机切刀装置,其上刀轴之E刀套通过弹性碟环和F弹力环对上刀施加少量预压,其均衡性、一致性更好,刀口受力小且均匀,寿命达到之前的三倍以上;上、下辊面间接触少,适应了厚极片的分切,更有效地防止被分切极片出现折皱掉炭粉和起毛刺的现象;同时,全部刀套(包括各A刀套和各E刀套)均取消了螺钉连接组合,依靠端面的锁紧件即可方便配合,安装调试更加方便;其同步传动张紧调节更加优化。该分切机切刀装置一方面改善了极片分切效果,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切刀的使用寿命,简化了安装调整难度,具有适应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突出优点;这种分切机切刀装置刀片磨损小、能减轻极片形变和切口毛刺、装调方便、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调节时间、并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E刀套与A刀套(即一组上、下刀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氧快干机